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督軍的意思、督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督軍的解釋

[Tuchun;military governor of a province] 中國古時地方軍政長官。漢代曾設督軍禦史,三國時尚有,為監軍之官。北洋軍閥時期将地方的軍政長官都督改長督軍(如省督軍)。民國初省的最高軍事長官

詳細解釋

(1). 漢 代監督軍隊的官員。後為統領軍隊的大将。《三國志·蜀志·孟光傳》“處 光 之右,蓋以此也”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暢 《裴氏家記》:“﹝ 裴儁 ﹞子 越 ,字 令緒 ,為 蜀 督軍。”《資治通鑒·晉武帝泰始二年》:“罷 山陽國 督軍,除其禁制。”

(2).統率指揮軍隊。《舊唐書·張仁願傳》:“春,還朝,秋,復督軍備邊。”

(3).北洋軍閥統治在各省所設置的軍事首腦的稱號。實際上總攬全省軍事政治大權。 毛6*6*《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十四件大事》:“農民對政府如總統、督軍、縣長等還比較不留心,這班鄉裡王才真正是他們的‘長上’。” 巴金 《家》二:“據說校長跟督軍有點關系,所以拿錢要方便一點。”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督軍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督軍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演變特征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為“監督軍隊事務”。根據《漢語大詞典》和《辭海》的釋義,該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古代官職名稱

督軍最初為漢代設置的軍事監察官職,主要負責監督軍隊紀律與作戰指揮。《後漢書·百官志》記載:“督軍禦史,掌監諸軍。”其職能類似現代軍事監察機構,需定期巡查部隊并上報軍情(來源:漢典zdic.net/hans/督軍)。

二、近代軍事統帥稱謂

清末至民國初期,“督軍”演變為地方最高軍事長官的職位名稱,例如北洋政府時期各省督軍統轄省内軍政要務。據《中國近代史詞典》記載,1916年袁世凱執政期間曾設“督軍團”,形成地方軍閥割據局面(來源: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近代官職)。

該詞構詞法屬動賓結構,“督”含監督、督察之義,“軍”指代軍隊,二者組合後派生出官職名稱與軍事職能雙重含義。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常用詞彙範疇,僅存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

“督軍”是中國曆史上不同時期的重要軍事官職,其含義和職能隨時代演變而有所變化:

一、古代起源(漢至三國)
漢代設有“督軍禦史”,主要負責監督軍隊,屬于監軍性質的官職。三國時期延續此職,如《三國志》記載裴越曾任蜀國督軍,職能仍以監察為主。

二、北洋軍閥時期至民國初年
此時“督軍”成為省級最高軍事長官,由原“都督”改稱而來,總攬地方軍政大權。例如護國運動中,雲南督軍唐繼堯曾指揮軍事行動。此時的督軍實際成為地方割據勢力的代表,逐漸演變為軍閥代名詞。

三、職能特點

  1. 軍事管理:負責指揮作戰、募兵訓練、調配軍事資源
  2. 行政權力:部分時期兼管民政,形成軍政合一的統治模式
  3. 監察職能:延續古代監軍職責,如《資治通鑒》記載晉代曾設督軍監督地方

詞源補充
“督”字本義含監督、統率之意(《辭海》),與“軍”組合後既體現監察職能,也包含軍事指揮權。


如需了解具體曆史事件中的督軍案例,可參考、6等來源的詳細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凹版白山水電站匕鬯不驚避秦必需舶貨不以為奇嘗糞纏緬赤巴巴赤衣大節夜澹坐兒啼帖斐韡廢轶風筵驸騄斧琢剛簡光說不練過爾寒家洪柯弘量歡靥禍苗疆郊醬園介言京曹荊人輯校開燠浪客麟服陸種賣零工夫馬浪蕩梅花拳夢中闵亂思治抛割丕基匹群破巢蒲窩子清弱窮考戎車煽行生殖十二獸雙生酸雞遡波鷉膏佗時外廚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