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杜絕的意思、杜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杜絕的解釋

[put an end to] 堵塞、徹底制止

杜絕一切貪污和浪費

詳細解釋

(1).堵塞,斷絕。《鹖冠子·天則》:“聖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能屏讒權實,逆淫辭,絶流語,去無用,杜絶朋黨之門。”《後漢書·皇後紀上·和熹鄧皇後》:“﹝皇太後﹞孝悌慈仁,允恭節約,杜絶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 唐 王昌齡 《春怨》詩:“音書杜絶 白狼 西,桃李無顔黃鳥啼。”《紅樓夢》第三六回:“﹝ 寶玉 ﹞不但将親戚朋友杜絶了,而且連家庭中晨昏定省一發都隨他的便了。”

(2).徹底制止,禁止。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 耆英 被迫将知府撤職,貼出杜絕 英 人入城的告示。” 葉君健 《英特納雄耐爾》:“他希望他能杜絕官門對救災物資的貪污盜竊活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杜絕"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權威詞典釋義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解析

二、權威詞典釋義 綜合權威漢語詞典,"杜絕"的核心含義及用法如下:

  1. 堵塞、斷絕(源頭):

    • 指從根本上阻塞、切斷(不良事物的來源或發生的可能性),使其不再發生。
    • 例證釋義: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制止;消滅(壞事):~貪污和浪費 | ~一切漏洞。"
      • 《漢語大詞典》:"堵塞,斷絕。亦指徹底制止,禁止。" 常指"堵住事物的來源,徹底禁止"。
    • 經典用例: 此義項可追溯至古代典籍,如《後漢書·宦者傳序》:"雖袁紹龔行,芟夷無餘,然以暴易亂,亦何雲及!自曹騰說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遷龜鼎,所謂'君以此始,必以此終',信乎其然矣!" 唐李賢注引《謝承書》:"(周)舉上書曰:'...斷絕邪僞之俗,杜絕浮華之費。'" 此處"杜絕"即指徹底禁絕浮華浪費之風。
  2. 徹底禁止、消除:

    • 指采取有效措施,使某種(通常是不希望發生的)現象、行為完全消失、不再出現。
    • 例證釋義: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強調其"制止、消滅(壞事)"的功用。
      • 此義項是現代漢語中最常用、最核心的含義,廣泛應用于法律、規章、道德、管理等語境,如"杜絕安全隱患"、"杜絕考試作弊"、"杜絕浪費現象"。

"杜絕"的核心語義在于從源頭上進行堵塞和切斷,以達到徹底制止、消滅(通常指負面事物或行為)的目的。它強調的不是一般的阻止,而是追求一種徹底的、不留後患的終結狀态。其使用常帶有積極的社會規範和治理意味。

網絡擴展解釋

“杜絕”是一個漢語動詞,表示徹底制止、消除某種不良現象或行為,使其不再發生。以下是詳細解析:


核心含義


詞源與結構


常見用法

  1. 社會管理
    “政府出台政策杜絕貪污”(通過制度徹底消除腐敗)。
  2. 日常生活
    “學校加強監管,杜絕考試作弊”(完全防止作弊行為)。
  3. 書面表達
    多用于正式文體,如公告、标語(例:“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近義詞辨析

詞語 程度 側重點
禁止 一般 明令不許做(可能仍有違規)
防止 中等 預防發生(未必徹底)
消除 已完成 去掉已存在的問題
杜絕 最強 從源頭切斷,使其無法出現

典型搭配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語言學分析,建議查閱《現代漢語詞典》或相關語義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利白天壽扮演本洋慚懅怊惆谶悔賜對奠鴈戙維沸傳高名高骞告缺乖角光明大道過載豪敢花蛤黃坂黃德虎口逃生火腿堅悍漸慢踐襲結制紀功譏駡進酖警車金絲雀舊情寇劫憀然了望軍戾很麟瑞流霞陋生輪囷落花媒人謎打牧副撚船佞惑濃豔屏舍啟發七商三親生後生臉水玉蹜蹜危辭暡曚污滅霞襟賢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