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邦寄的意思、邦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邦寄的解释

国家的托付。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门下六卿分职,朝选犹难;三典佐主,邦寄尤重。” 宋 梅尧臣 《送阎中孚郎中知磁州》诗:“持麾邦寄重,歌袴民欣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邦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国家的托付,通常指对国家事务或责任的重大承担。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用法

  1. 唐代文献:
    孙逖在《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中提到“邦寄尤重”,意指刑部尚书一职对国家责任重大。
  2. 宋代诗词:
    梅尧臣在《送阎中孚郎中知磁州》中用“持麾邦寄重”形容官员受国家重托治理地方。

语境特点

该词多见于古代公文或诗词,强调官员或职位与国家治理的紧密关联,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扩展参考

若需更多例句或近义词,可查阅沪江在线词典(来源2)及汉典(来源6)的详细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二

邦寄(bāng j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邦(bāng)是一个拆分部首,它表示国家或国家的领土。寄(jì)是第二个部分,它表示发送或传递的意思。 邦寄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邦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代表戈字旁,表示兵器;另一部分是代表方字旁,表示方形。这些象形文字的意义融合,形成了表示国家和领土的邦字。 寄这个字在古代汉字中写作「舄」,字形上面是「舟」,下面是「歩」,表示在船上行走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演变,「舄」逐渐被「寄」所取代,并且变得更加简化。 在繁体字中,邦寄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写法,没有太大的变化。 邦寄这个词在古代可以用来形容君主派遣使者或者邮递信件的情况。例如,古文中有这样的句子:“邦寄远使者,传递君主的命令。”这里的邦寄表示派遣来自其他国家的使者。 与邦寄相关的组词包括寄信、寄望等,这些词语都与传递或期望有关。与邦寄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派遣、邮寄等,都指向发送或传递的动作。反义词则可以是收到、保留等,表示接收或保留的动作。 总结起来,邦寄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发送或传递的意思。代表国家和领土的邦字拆分成两个部首,寄字则表示在船上行走。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派遣使者、邮递信件等情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