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付的意思、兌付的詳細解釋
兌付的解釋
[cash a cheque,etc.;cash a check] 以票根為憑證支付現金(如支票或債券兌現)
詳細解釋
憑票據支付現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某拜恩出。即有前日裘馬者從至客邸,依券兌付而去。”
詞語分解
- 兌的解釋 兌 ì 交換:兌換(用一種貨币換另一種貨币)。兌現。彙兌(兩地通過信件或電報交換款項)。 液體從一個容器注入另一個容器,一種東西攙到另一種東西裡去:兌點熱水。 八卦之一,代表沼澤。 直:“松柏斯兌”。
- 付的解釋 付 ù 交,給:支付。托付。付款。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付訖。付出。付與。付之一笑。付諸東流。 量詞,指中藥(亦作“服”):一付藥。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兌付是指以票據為憑證支付現金的金融行為,常見于企業間或金融機構的業務往來。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核心機制
兌付指通過票據(如支票、債券等)作為支付憑證,由銀行或金融機構代為完成現金支付。企業無需大量預留現金,而是将資金預存于銀行,收款方憑票據向銀行提取對應金額。這種機制優化了資金流轉效率。
-
曆史與詞源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聊齋志異·局詐》,原文描述“依券兌付而去”,即憑票據完成支付後離開。現代用法延續了這一核心含義。
-
應用場景
- 公對公業務:企業通過銀行兌付減少現金管理成本;
- 金融産品:如債券到期後兌付本息、理財産品剛性兌付(平台兜底本息,但近年因風險控制已逐漸取消);
- 國際結算:外彙兌換中的票據兌付流程。
-
相關概念辨析
- 剛性兌付:特指金融機構對投資産品保本保收益的承諾,存在市場風險;
- 延期兌付:兌付時間延遲,可能因資金周轉問題導緻,但不一定代表違約(需結合具體場景判斷)。
-
注意事項
兌付需确保票據真實有效,且付款方在銀行有足額預存資金。若涉及金融産品兌付,需關注發行機構的信用評級和合規性。
如需了解具體票據類型(如銀承兌付流程)或法律條款,可進一步查詢銀行業務指南或《票據法》相關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兌付》這個詞是指支付或履行某種義務的行為。它可以拆分為“兌”和“付”兩個部分。其中,“兌”的部首是八,并且它的筆畫數是7;“付”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它的筆畫數是4。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貿易活動中,當時人們在完成交易後會兌換貨币并進行支付,因此形成了“兌付”的概念。
《兌付》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它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意思是一緻的。
以下是一個關于《兌付》的例句:他将會在下個月兌付所有的欠款。
除了《兌付》外,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詞語,例如:支付、償還、清償等。這些詞語在表達“履行支付義務”的意思時可以互相替換使用。
至于《兌付》的反義詞,可以考慮使用“欠付”或“拖欠”,它們表示未能按時支付或履行義務的情況。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