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固的意思、獨固的詳細解釋
獨固的解釋
謂獨能固守節操。《文選·殷仲文<解尚書表>》:“錫文篡事,曾無獨固。” 李善 注:“曾無固守之節,亦從於衆也。”
詞語分解
- 獨的解釋 獨 (獨) ú 單一,隻有一個:獨唱。獨立。獨霸。 * 。獨創。獨特。獨辟蹊徑(喻獨創新風格或新方法)。獨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老而無子:鳏寡孤獨。 難道,豈:“君獨不見夫趣(趨)市者乎?
- 固的解釋 固 ù 結實,牢靠:堅固。穩固。鞏固。凝固。加固。 堅定,不變動:固執。固定。固本。 本,原來: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見識淺少)。 姓。 筆畫數:; 部首:囗;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獨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獨能固守節操”,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複雜環境中堅持原則、不隨波逐流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獨固”由“獨”(獨自、獨立)和“固”(堅定、堅守)組成,字面可理解為“獨自堅守”,引申為在群體壓力或外界誘惑下仍能保持個人節操。例如《文選·殷仲文<解尚書表>》中“曾無獨固”一句,通過否定形式反襯出對堅守節操的期待。
-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文獻,如《文選》中引用的殷仲文表文:“錫文篡事,曾無獨固。”李善注釋指出,此處指缺乏固守節操的行為,反而隨衆附和。現代使用中,“獨固”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強調對氣節的推崇。
-
語境與延伸
- 曆史評價:常用于評價人物在政治動蕩中的立場,如忠臣義士的堅守。
- 現代適用:可引申至道德、職業操守等領域,如“在利益面前保持獨固”。
- 反義對照:與“隨波逐流”“趨炎附勢”等形成對比,凸顯價值觀差異。
需注意的是,“獨固”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場景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文選》相關注釋或漢語言專業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固
獨固(dú g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獨自堅定”或“獨自固守”。下面将為您詳細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和筆畫:
獨固的左邊是犬(quǎn)部,右邊是固(gù)部。一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獨固這個詞的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一句話:“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其中,“勇者不懼”的意思就是“獨自堅定”或“獨自固守”。
繁體:
獨固的繁體寫法和簡體寫法一樣,都是“獨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獨固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有可能是“獨固”。
例句:
1. 在困境中,他獨固立志,沒有放棄。
2. 面對誘惑,他獨固守住了底線。
組詞:
獨立、獨具、固守、固定、堅固
近義詞:
堅定、堅持、守護、堅守、固守
反義詞:
動搖、善變、猶豫、懦弱、靈活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