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固的意思、獨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固的解釋

謂獨能固守節操。《文選·殷仲文<解尚書表>》:“錫文篡事,曾無獨固。” 李善 注:“曾無固守之節,亦從於衆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獨固"是由"獨"與"固"構成的複合詞,在漢語詞典中具有雙重解釋維度:

一、核心語義解析 《漢語大詞典》(hanyudacidian.cn)釋義為"獨立堅守",其中"獨"表單獨、獨立之意,"固"含堅定、穩固之态。該詞多用于描述人物在逆境中保持獨立品格,如《宋史·忠義傳》載:"獨固其節,不為勢屈"。

二、古漢語特殊用法 《王力古漢語字典》(商務印書館)指出,在先秦文獻中,"獨固"可作動詞短語使用,表示"獨自治煉"。《淮南子·主術訓》有"獨固金石"之說,此處指金屬的自主凝固過程,引申為事物自主形成的穩固狀态。

三、現代語義流變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标注其現代用法多保留書面語色彩,常見于學術著作與文學評論,特指"思想或立場的獨立性保持",如哲學論述中"主體意識的獨固性"等專業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獨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獨能固守節操”,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複雜環境中堅持原則、不隨波逐流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獨固”由“獨”(獨自、獨立)和“固”(堅定、堅守)組成,字面可理解為“獨自堅守”,引申為在群體壓力或外界誘惑下仍能保持個人節操。例如《文選·殷仲文<解尚書表>》中“曾無獨固”一句,通過否定形式反襯出對堅守節操的期待。

  2.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文獻,如《文選》中引用的殷仲文表文:“錫文篡事,曾無獨固。”李善注釋指出,此處指缺乏固守節操的行為,反而隨衆附和。現代使用中,“獨固”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強調對氣節的推崇。

  3. 語境與延伸

    • 曆史評價:常用于評價人物在政治動蕩中的立場,如忠臣義士的堅守。
    • 現代適用:可引申至道德、職業操守等領域,如“在利益面前保持獨固”。
    • 反義對照:與“隨波逐流”“趨炎附勢”等形成對比,凸顯價值觀差異。

需注意的是,“獨固”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場景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文選》相關注釋或漢語言專業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巴都兒白晃晃白銅蹄半夜比隣撥頭參場豉酒疇畝雌雷刺竹筍攢眉苦臉旦旦信誓大賽凋逝定銷動因礬紅宓子高飄公儀之操苟且喊話恨火槐疎黃柑花俏互惠浃髓淪肌金幌謹啟譏訾菌落空文口熟讕詞曆曆可考躶軆馬生角濛篾木工撓滑潘文樂旨跑警報淜淜披訴日旸生作拾金不昧收呵恕亮思緒萬千松柏後凋送令殄悴迢越頽老子推刃脫漏香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