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祠的意思、杜公祠的詳細解釋
杜公祠的解釋
見“ 杜工部祠 ”。
詞語分解
- 杜的解釋 杜 ù 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俗稱“杜梨”,亦稱“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擔或刻圖章。 阻塞(?),堵塞(乮 ):杜絕。杜塞(乮 )。杜門謝客,防微杜漸。 〔杜撰〕憑自己的意思沒有根據地
網絡擴展解釋
杜公祠是紀念唐代詩人杜甫的祠堂,主要位于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具有以下特點:
1.地理位置與曆史背景
- 杜公祠位于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東的少陵塬畔,北倚少陵原,南臨樊川,距市區約12公裡。此處是杜甫曾長期居住的地方,他自稱“少陵野老”“杜陵布衣”,詩集也以《少陵集》命名。
- 建造曆史: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清代多次重修,1960年改為杜甫紀念館。
2.建築結構與文物
- 四合院布局:祠堂為仿唐磚木結構,山門高6.7米,享殿内供奉杜甫泥塑坐像。
- 珍貴文物:藏有杜甫唯一存世墨迹《俯太中嚴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唐代拓本,以及《杜甫年譜》《杜甫足迹圖》等史料。
3.文化意義
- 杜甫在長安生活約10年,創作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八百字》等名篇,留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絕句。
- 祠堂不僅是紀念場所,也反映了杜甫與長安的深刻淵源,成為文人雅士追思的文化地标。
4.其他相關
- 延安市寶塔區另有一處杜公祠,據傳為杜甫途經延安時的暫居地,現存摩崖石刻和重修建築。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西安市長安區杜公祠的官方介紹或曆史文獻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杜公祠這個詞是指祭祀唐代文學家杜甫的廟宇。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口,共有10個筆畫。杜公祠一詞來源于杜甫的名字和其祠廟的稱呼。
在繁體字中,杜公祠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杜公祠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的改變或變體。
以下是一個關于杜公祠的例句:參觀杜公祠是了解唐代文化的好方式。
與杜公祠相關的組詞可能有:文化遺産、古迹、廟宇等。
與杜公祠近義的詞可能有:文化聖地、文學殿堂、紀念館等。
目前找不到與杜公祠反義的詞。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