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國殃民的意思、蠹國殃民的詳細解釋
蠹國殃民的解釋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詞語分解
- 蠹國的解釋 危害國家。 宋 蘇轼 《東坡志林·遊士失職之禍》:“ 春秋 之末,至于 戰國 ,諸侯卿相皆争養士……此皆姦民蠹國者,民何以支而國何以堪乎?”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柳子厚 《憎王孫文》……今
- 殃民的解釋 使百姓受禍害。《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 堯 舜 之世。”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都是那貪官惹禍自殃民,緻使這 崑岡 失火難留玉。” 清 龍啟瑞 《緻曾滌
網絡擴展解釋
“蠹國殃民”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ù guó yāng mín,其核心含義是危害國家和人民,通常用于形容某些行為或人物對國家和社會造成嚴重損害。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蠹:原指蛀蟲,引申為侵蝕、敗壞;國:國家;殃:禍害;民:百姓。整體比喻像蛀蟲一樣侵蝕國家根基、禍害百姓的行為。
2.出處與典故
- 該成語最早見于《明史·方從哲傳》:“代營榷稅,蠹國殃民。”,指明代官員方從哲代理稅務時損害國家利益、殘害百姓的史實。
3.用法與例句
- 語法:作謂語或定語,含強烈貶義。
- 例句:清代陳忱《水浒後傳》第二十一回:“世間何物最堪憎?蠹國殃民莫若僧。”,借僧人暗諷某些群體危害社會。
4.近義詞
5.權威性與擴展
- 該詞在《漢典》《明史》等權威典籍中均有收錄,現代多用于批判貪腐、渎職等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具體語境用法,可參考相關詞典或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蠹國殃民這個詞是指某個國家在内外部百姓遭受到的災害或破壞。它由三個漢字組成,共有12個部首。蠹的部首是蟲,國的部首是囗,殃的部首是歹。蠹的筆畫數是9,國的筆畫數是8,殃的筆畫數是10。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獻和文化中。
在繁體字中,蠹國殃民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代的漢字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但蠹國殃民這個詞在古代并沒有特定的古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這場戰争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了蠹國殃民的災難。”
一些與蠹國殃民相關的詞語有:破壞、災難、毀滅。
蠹國殃民的反義詞可以是:國泰民安、安定、繁榮。
希望這些信息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