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椟藏的意思、椟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椟藏的解釋

(1).《論語·子罕》:“ 子貢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匵同“ 櫝 ”。後因以“櫝藏”比喻懷才。 宋 蘇轼 《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其韻》:“但信櫝藏終自售,豈知盌脫本無橅。” 宋 黃庭堅 《被褐懷珠玉》詩:“櫝藏心有待,褐短義難降。”

(2).緘藏。 宋 葉適 《太府少卿福建運判直寶谟閣李公墓志銘》:“公文出新意……讀者雖貴珍,莫能定其價。而公亦深自櫝藏,雖子弟不覿也。”

(3).指緘藏之物。 清 魏源 《<聖武記>叙》:“晚僑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觸其中之所積,乃盡發其櫝藏,排比經緯,馳騁往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椟藏(dú cáng)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感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用木匣收藏物品”,引申為對珍貴事物的謹慎保存或隱秘收納。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該詞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本義解析

    “椟”指木制匣盒,《說文解字》釋為“匮也”,即收納器具;《論語·季氏》中“龜玉毀于椟中”印證了其作為容器的實物功能。“藏”表示收存、隱匿,二字組合後構成動賓結構,強調以特定容器保護物品的完整性。

  2. 引申含義

    在《荀子·正論》中“後王之成名,椟藏而寶之”的用例,體現了詞義從具體收納向抽象珍藏的延伸,暗含對文化、思想等非物質價值的重視。這一用法在明清文獻中常見,如歸有光文集中“椟藏家訓”的表述,突顯傳承性保護。

  3. 文化關聯

    該詞與“買椟還珠”(《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等典故存在語義呼應,均以“椟”為載體,揭示中國人注重内在價值與外在形式辯證關系的傳統觀念。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境,如“椟藏古籍”“椟藏匠心”等修辭表達。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椟藏”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讀音

“椟藏”的正确讀音為dǔ cáng,其中“椟”易被誤讀為“dú”,需注意其第三聲的發音。


二、字面含義

“椟”在古代指存放珠寶、玉器等貴重物品的精美木盒,常雕刻花紋或鑲嵌寶石,本身即為藝術品;“藏”意為收藏。因此,“椟藏”字面指将珍貴物品妥善收納于盒中保存。


三、典故與比喻義

出自《論語·子罕》中子貢與孔子的對話:

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子貢以“美玉藏椟”比喻人才是否應主動展現才能,孔子則主張等待識才者。後世由此引申“椟藏”為懷才待沽,即人才隱而未顯,等待時機或伯樂。


四、用法與示例

  1. 字面用法:形容珍藏貴重物品。
    • 例:“椟藏珠玉,以待傳家。”
  2. 比喻用法:多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懷才不遇或待時而動。
    • 例:蘇轼《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其韻》中“但信椟藏終自售”,黃庭堅《被褐懷珠玉》中“椟藏心有待”。

五、相關詞語

以上信息綜合了權威解讀與文學引用,需注意語境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暗箭抱默犇湊不打價兒纏臂金長違潮汛酬効丹樓丹液點繡女東奔西竄斷梗浮萍獨然發凡付丙丁拂拂嬌輔立父執概略甘酒官禀光音皡天罔極黃塊塊胡姑姑假姨姨毀讟謇慠賈奇集愆冊哜喳狂名了飲蓮府柳莺花燕镂镌嗎嗎糊糊明眸善睐摩睺羅伽撲滅謙恭前溪曲青塞欽尊鼽鼻全麻人生路不熟煽結山僧盛行私廚同處徒負虛名頹思王臣五雲車纖離幰網犀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