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椟藏的意思、椟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椟藏的解释

(1).《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匵同“ 櫝 ”。后因以“櫝藏”比喻怀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但信櫝藏终自售,岂知盌脱本无橅。” 宋 黄庭坚 《被褐怀珠玉》诗:“櫝藏心有待,褐短义难降。”

(2).缄藏。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公文出新意……读者虽贵珍,莫能定其价。而公亦深自櫝藏,虽子弟不覿也。”

(3).指缄藏之物。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櫝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椟藏(dú cáng)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感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用木匣收藏物品”,引申为对珍贵事物的谨慎保存或隐秘收纳。根据《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该词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本义解析

    “椟”指木制匣盒,《说文解字》释为“匮也”,即收纳器具;《论语·季氏》中“龟玉毁于椟中”印证了其作为容器的实物功能。“藏”表示收存、隐匿,二字组合后构成动宾结构,强调以特定容器保护物品的完整性。

  2. 引申含义

    在《荀子·正论》中“后王之成名,椟藏而宝之”的用例,体现了词义从具体收纳向抽象珍藏的延伸,暗含对文化、思想等非物质价值的重视。这一用法在明清文献中常见,如归有光文集中“椟藏家训”的表述,突显传承性保护。

  3. 文化关联

    该词与“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等典故存在语义呼应,均以“椟”为载体,揭示中国人注重内在价值与外在形式辩证关系的传统观念。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境,如“椟藏古籍”“椟藏匠心”等修辞表达。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椟藏”的词义解释如下:

一、读音

“椟藏”的正确读音为dǔ cáng,其中“椟”易被误读为“dú”,需注意其第三声的发音。


二、字面含义

“椟”在古代指存放珠宝、玉器等贵重物品的精美木盒,常雕刻花纹或镶嵌宝石,本身即为艺术品;“藏”意为收藏。因此,“椟藏”字面指将珍贵物品妥善收纳于盒中保存。


三、典故与比喻义

出自《论语·子罕》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以“美玉藏椟”比喻人才是否应主动展现才能,孔子则主张等待识才者。后世由此引申“椟藏”为怀才待沽,即人才隐而未显,等待时机或伯乐。


四、用法与示例

  1. 字面用法:形容珍藏贵重物品。
    • 例:“椟藏珠玉,以待传家。”
  2. 比喻用法: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怀才不遇或待时而动。
    • 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中“但信椟藏终自售”,黄庭坚《被褐怀珠玉》中“椟藏心有待”。

五、相关词语

以上信息综合了权威解读与文学引用,需注意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暗魄颁告饱经世变保留别第柴告儳羼倡门城隍磢错储价词职德风碉磡弟媳东方三大额解二亲反扰发飘奉承分时割削鳏惸古国懽慰画衣湖海志竟而静理谨忠据此看城空中优势困偪聊表寸心凌践龙瓶卖唱鸣飇暮节腻香霈洽峭巘跧藏弱房桑根纸盛美疏昵宿传殢雨尤云铜符危覆文胜乌杖相经先几下声惜墨如金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