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椟藏的意思、椟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椟藏的解释

(1).《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匵同“ 櫝 ”。后因以“櫝藏”比喻怀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但信櫝藏终自售,岂知盌脱本无橅。” 宋 黄庭坚 《被褐怀珠玉》诗:“櫝藏心有待,褐短义难降。”

(2).缄藏。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公文出新意……读者虽贵珍,莫能定其价。而公亦深自櫝藏,虽子弟不覿也。”

(3).指缄藏之物。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櫝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椟藏”的词义解释如下:

一、读音

“椟藏”的正确读音为dǔ cáng,其中“椟”易被误读为“dú”,需注意其第三声的发音。


二、字面含义

“椟”在古代指存放珠宝、玉器等贵重物品的精美木盒,常雕刻花纹或镶嵌宝石,本身即为艺术品;“藏”意为收藏。因此,“椟藏”字面指将珍贵物品妥善收纳于盒中保存。


三、典故与比喻义

出自《论语·子罕》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以“美玉藏椟”比喻人才是否应主动展现才能,孔子则主张等待识才者。后世由此引申“椟藏”为怀才待沽,即人才隐而未显,等待时机或伯乐。


四、用法与示例

  1. 字面用法:形容珍藏贵重物品。
    • 例:“椟藏珠玉,以待传家。”
  2. 比喻用法: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怀才不遇或待时而动。
    • 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中“但信椟藏终自售”,黄庭坚《被褐怀珠玉》中“椟藏心有待”。

五、相关词语

以上信息综合了权威解读与文学引用,需注意语境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椟藏(dú cáng)是一个中文词汇,意思是储藏、收藏。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木”字旁,表示与木材有关;右边是“藏”字旁,表示储藏、隐藏。椟藏总共有12个笔画。 椟藏一词来源于《庄子·外物》:“赴叔子之家,有新椟可藏!”这里指的是一个盛放贵重物品的橱柜。在文言文中,椟藏的意思常常与珍宝、宝藏、宝盒有关。 关于繁体字,椟藏在繁体中的写法是“櫝藏”。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椟藏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由“木”和“藏”两个部分组合而成。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椟藏着一幅价值连城的古画。 一些与椟藏相关的组词包括:珍宝椟、宝藏椟、书椟、文物椟等。 椟藏的近义词可以是:收藏、珍藏、保藏等。 椟藏的反义词可以是:放弃、丢弃、散失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