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并的意思、督并的詳細解釋
督并的解釋
捆綁責打。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請糧被搶》:“尀耐廳前祗候,尀耐司房典令,把我千樣淩持,把我萬般督併。動不動丢了破笠,打得我黃腫成病。” 錢南揚 校注:“督併:督,督責;併,當指絣扒,併、絣音近借用。用繩索捆翻在地叫絣扒。”
詞語分解
- 督的解釋 督 ū 察看;監管:監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刬 )(亦作“督帥”)。督戰。督學。 責罰:督過(督察責備)。督責。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郵。督護。總督。提督。督撫。 筆畫數:; 部首
- 并的解釋 并 ì 合在一起:并攏。合并。兼并。 一齊,平排着:并駕齊驅。并重(恘 )。并行(妌 )。 連詞,表平列或進一層:并且。 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的語氣,表不像預料的那樣:并不容易。 并 ī 中國山西
網絡擴展解釋
“督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ū bìng(注音:ㄉㄨ ㄅㄧㄥˋ),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捆綁責打:指通過捆綁并加以責罰或體罰的行為。這一解釋在多個來源中被反複提及,且引用了元本高明《琵琶記》中的例句作為例證,例如“動不動丢了破笠,打得我黃腫成病”中的“督并”即為此意。
2.詞源與分解
- “督”:意為“督責、監督”,側重對行為的監管或責罰。
- “并”:此處可能為“絣扒”(音近借用),指用繩索捆翻的動作,引申為捆綁。
3.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語境中,描述對犯錯者的嚴厲懲處方式。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
4.其他解釋的辨析
部分來源(如)提到“督促并合并”的釋義,但這一說法缺乏古籍例證,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捆綁責打”為權威解釋。
“督并”的核心含義是通過捆綁進行責罰,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琵琶記》相關文本或漢典等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督并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督并(dū bìng)是指督察并合并的意思。督察是指對某事物進行監督和查看,合并是指将兩個或更多的事物合為一體。督并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政府、企業或組織對于不同單位或部門的督察,并将它們合并成一個整體。
拆分部首和筆畫
督并這個詞的部首是目字旁,拆分為目字旁和并字旁。目字旁通常由兩筆構成,而并字旁由三筆構成。
來源
督并這個詞的來源很有可能是由兩個獨立的詞合并而成。督字表示監督,而并字表示合并。這兩個詞結合起來,形成了現在我們常用的督并這個詞。
繁體
督并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督并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些不同。然而,為了确保準确性,請查閱相關文獻或字典,以獲取更多關于古代寫法的信息。
例句
1. 政府對這些企業進行了督并,以提高行業的整體效率。
2. 領導督促并督并了幾個相關部門,以加強協作和合作。
組詞
督察、督導、合并、整合、監督、督查
近義詞
整合、合并、重組
反義詞
分離、解散、拆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