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短拙的意思、短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短拙的解釋

[shallow and clumsy] 淺陋笨拙

詳細解釋

(1).淺陋笨拙。常用作謙辭。《舊五代史·唐書·盧程傳》:“嘗命草辭,自陳短拙,及留職務,又以為辭。” 宋 蘇轍 《辭召試中書舍人狀》:“顧臣才力短拙,重以衰殘,曾未逾年,緻身華近,必貽公議,難以自安。”

(2).謂短拙之見。 宋 司馬光 《三省咨目》:“ 光 比日牽強入朝,欲與諸公商議數事,貢其短拙,以求采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短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圍繞“能力不足、笨拙”這一核心概念展開。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才能低下、笨拙不靈巧,多用于形容個人在技藝、文筆或處事能力方面的欠缺。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7卷第1412頁。

二、用法與語境分析

  1. 自謙之詞

    常見于古代文人書函或對話中,用以謙稱自身能力不足。

    :蘇轼《與程正輔書》中“某才短拙,恐負期許”。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5版)第98頁。

  2. 客觀評價

    描述他人在特定領域表現平庸或缺乏天賦。

    :“其人工于謀略而短拙于實行”。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323頁。

三、語義辨析

四、古典文獻例證

《宋史·職官志》載:“吏部考功司掌文武官考課,凡職事短拙者,降秩罰俸”,此處指官員履職能力不足。

來源:《二十四史全譯·宋史》(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卷163。

語言演變提示: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仿古文體或特定方言,日常表達中常被“不擅長”“能力有限”等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短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短拙”指淺陋笨拙,常用于自謙語境,形容自身能力或見解的不足。例如在正式場合或文書中,古人常以該詞表示謙遜。

二、用法特點

  1. 謙辭功能:多用于自我評價,如《舊五代史》中盧程自稱“短拙”以推辭職務。
  2. 引申含義:亦可指“短拙之見”,即淺薄的觀點。如司馬光在《三省咨目》中提及“貢其短拙”,意為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供他人參考。

三、文獻例證

四、相關詞彙

五、使用場景

適用于書面表達或正式場合的謙遜表述,現代語境中多保留古典色彩,常見于文學、曆史類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百家蚌孕雙珠飽眼邊火編譯程式碧聳聳碧頭巾讒女酬辯彈駮單務凋固發運飛書走檄飛行管制冠歲劊子手國旗紅葉題詩謊嘴逭役惠而不費禍不旋踵教督斠改佳冶錦拆金玉聲眷望箘露科懲客程孔墨廉能清正黎弓例會林甸令材留客雨六通例直禁簡論次綠肥紅瘦旼旼默窺内緊外松排拶攓撅青禁客禳祭軟兀剌乳子臊陀沙嗄扇訹聲揚瘦怯獸子屬耳目巍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