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章的意思、斷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章的解釋

(1).截取詩文中的一章一段。《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 杜預 注:“譬如賦詩取其一章而已。”

(2).詩文的一章一段。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樂府一》:“ 韓子蒼 在 海陵 ,送 葛亞卿 詩斷章雲:‘今日一盃愁送春,明日一盃愁送君。君應萬裡隨春去,若到 桃源 問歸路。’”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一》:“作詩者未必有意于是, 孔子 取其有會於吾心耳。 孔子 之于詩有斷章之取也。”

(3).劃分章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斷章有檢,積句不恒。”

(4).詩文的結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若夫絶筆斷章,譬乘舟之振楫;會詞切理,如引轡以揮鞭。克終底績,寄深寫遠。”

(5).指斷代史。對通史而言。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漢書》斷章,事終 新 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斷章”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主要可分為以下三方面:

  1. 基本含義
    原指截取詩文中的某一章節或片段。這一用法源于古代文獻引用習慣,如《左傳》中提到的“賦詩斷章”,指摘取詩篇片段表達特定意圖。現代漢語中,“斷章”可引申為具有哲理性的短小文字,如提到的“隻言片語”或人生感悟。

  2. 卞之琳詩作《斷章》
    這是現代文學中的經典短詩,創作于1935年,全詩僅四行: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通過兩組意象表達“萬物互為依存”的哲學思考,成為新詩“以少勝多”的典範。

  3. 成語“斷章取義”中的使用
    作為成語的一部分,“斷章”指脫離上下文截取語句,常含貶義。例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記載的引用方式,後被引申為曲解原意的行為。近義詞包括“望文生義”,反義詞如“實事求是”。


提示:若需了解卞之琳《斷章》的完整賞析,可參考的詩歌解析;關于成語用法,、7、8提供詳細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章》這個詞是指一本書或文章中的某個片段或章節。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它的構成部分是“文”和“水”,其中“文”是左邊的部首,總共有4畫;而“水”是右邊的部首,它含有4畫的筆畫。 關于《斷章》這個詞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文學作品《古文苑》中的一篇文章。從那時起,這個詞開始被用來指代書本或文章中的零散片段。 《斷章》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一樣,沒有任何差異。 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今稍有不同。在古代,文字的書寫是橫行書寫的,每個字的形狀也有所不同。當時的寫法與現代的《斷章》相比可能略有差異,但它們的意思是相同的。 下面是一個例句:“這本書中的《斷章》讀起來很有趣。” 《斷章》這個詞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彙,例如:“斷章取義”指的是隻把文章的某個片段拿出來,而忽略了整個文章的意思。 近義詞可以是“片段”或者“章節”,它們也可以用來描述書本或文章中的某個部分。 至于反義詞,對于《斷章》這個詞而言,比較合適的反義詞應該是“完整的文章”或者“整本書”。 希望這些回答能為您解決疑惑!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