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身的意思、端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身的解釋

(1).使自身的操行歸于正直。《孔子家語·三恕》:“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2).擺正身體。《四遊記·猴王得仙賜姓》:“衆猴聽説,端身禮拜,稱‘千歲大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端身”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使自身操行正直
    指通過修養使個人品行符合道德規範,強調内在品德的端正。這一含義來源于《孔子家語·三恕》中的記載:“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注:“三恕”指儒家倡導的三種寬厚待人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 擺正身體
    指外在姿态的端莊,如身體保持直立、不歪斜。例如《四遊記·猴王得仙賜姓》中描述:“衆猴聽說,端身禮拜,稱‘千歲大王’。”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三、示例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端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端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舉止端莊、正派和有威嚴。它可以指一個人的儀态舉止,也可以指一個人的言談舉止。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端身》的拆分部首是“立”和“月”,其中“立”表示人的形象,而“月”表示威嚴莊重。

在《端身》這個詞中,總共包含了6個筆畫。

來源:

《端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荀勖傳》中,文章中描述荀勖的言談舉止十分端莊,被稱為“其妙若神”,後來這個詞逐漸演化成指代正派、端正的舉止。

繁體:

《端身》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是「端身」,與簡體字形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端身」這個詞的寫法基本上和現在的寫法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端身行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以端身舉止赢得了衆人的尊重。

組詞:

端誠、端莊、端正、端詳、端正

近義詞:

正派、莊重、莊嚴、嚴肅

反義詞:

放蕩、輕佻、嬉皮笑臉、輕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