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 one heart] 同心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易·系辭上》
語出《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孔穎達 疏:“金是堅固之物,能斷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後謂同心協力或情深義厚。《漢書·王莽傳上》:“當此之時,宮亡儲主, 董賢 據重,加以 傅氏 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結讎 中山 ,則必同憂,斷金相翼。”《晉書·慕容垂載記》:“主上與将軍風殊類别,臭味不同,奇将軍於一見,託将軍以斷金。” 南朝 梁 劉孝标 《廣絕交論》:“斯則斷金由於湫隘,刎頸起於苫蓋。” 宋 陳師道 《謝端硯》詩:“揮翰吾非玉堂手,斷金君有古人心。”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小生與 荊兄 悲同抱玉,義切斷金。”
“斷金”一詞源自《周易·系辭上》的“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其核心含義為同心協力的力量可截斷金屬,後引申為形容深厚的情誼或緊密的合作關系。具體解析如下:
出處
最早出自《周易》,原文強調兩人同心時,其鋒利程度足以斬斷金屬(“利”指鋒利,“金”指金屬)。唐代孔穎達注解:“金是堅剛之物,能斷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說明這種力量極為強大。
字面解釋
“斷”即斬斷,“金”為金屬,字面意為切斷堅硬之物,比喻同心同德産生的巨大效力。
比喻團結的力量
如《漢書》引用“斷金相翼”,指合作無間可克服困難。現代多用于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形容深厚情誼
宋代詩詞中,“斷金”與“金蘭”并提(如韓玉《鹧鸪天》),代指志同道合、情誼深厚的朋友。
其他語境
在古漢語中偶爾指“截斷錢財”(如“斷金交易”),但此用法較少見。
“斷金”既是古代哲學對團結的生動比喻,也是文學中表達情誼的經典意象。其核心始終圍繞“同心”産生的超越物質的力量。若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周易》原文及《漢書》相關篇章。
斷金:
斷金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折斷黃金,比喻斷絕親情、友情、愛情等深厚的感情關系,形容感情破裂或關系破裂的情況。部首和筆畫:
斷金的部首是钅,筆畫為8畫。來源和發展:
《斷金》的典故最早出自《左傳·宣公十年》:“止宜勿施,庸可已矣。其生也榮,其死也哀,餘斬豚,人将斷金。”後來逐漸形成成語,用以形容感情破裂的情況。繁體寫法:
斷金的繁體寫法為斷金。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漢字中,斷金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意思和現代寫法相同。例句:
1. 我們曾經是最好的朋友,如今卻因為一些誤會,感情斷金了。 2. 他的背叛讓我們的愛情斷金了。 3. 兩姐妹之間的争執導緻親情斷金。組詞、近義詞與反義詞:
組詞:斷絕、破裂、失和 近義詞:斷絕、斷交、破裂 反義詞:團結、和好、親密【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