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辭的意思、斷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辭的解釋

亦作“ 斷詞 ”。1.《易》中決斷吉兇之辭。《易·繫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孔穎達 疏:“決斷於爻卦之辭則備具矣。” 李鼎祚 集解引 幹寶 曰:“斷吉兇也。”

(2).泛指決斷吉兇的言辭。《水浒傳》第一○二回:“尊官莫怪,小子直言,屯者,難也,你的災難方興哩,有幾句斷詞,尊官須記着。”

(3).今甲骨學家亦稱 殷墟 蔔辭中決定吉兇之辭為斷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對"斷辭"一詞的釋義可從兩個維度解析:

一、占卜術語 特指古代蔔筮中的判語,《周易·系辭上》載:"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指通過卦象推演得出的吉兇判斷。如乾卦"元亨利貞"即為典型斷辭。這類判斷多采用"利涉大川""悔亡"等固定句式,體現古代先民"觀物取象"的思維方式。

二、語義引申 在語言學層面,"斷辭"指具有決斷性質的判斷詞。清儒王引之《經傳釋詞》考釋:"惟,發語詞也。亦常語。黃侃批曰:惟亦斷辭。"此處指"惟""乃"等表示肯定判斷的虛詞。現代漢語中,該義項延伸為具有結論性的論斷用語,如"毋庸置疑""必然"等強調判斷的詞彙。

《說文解字注》補充說明:"斷,截也。引申為決斷","辭,說也"的會意結構,共同構成"作出結論性表述"的核心語義。這一構詞法折射出漢語"以動作表抽象"的造字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斷辭”是一個多義詞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和來源區分。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周易》中的含義

  1. 決斷吉兇之辭
    《周易》中,“斷辭”指用于判斷卦象吉兇的結論性語句,例如爻辭中對“吉”“兇”的直接判定。在《易·繫辭下》中,孔子提到“斷辭則備矣”,意為通過卦爻辭可完備地決斷吉兇。

  2. 哲學與邏輯意義
    《周易》的斷辭體現了“辨物正言”的特點,即通過分析事物本質和精準表達來推斷結果。


二、甲骨蔔辭中的含義

  1. 殷墟蔔辭的術語
    現代甲骨學家将商代蔔辭中直接判定吉兇的部分(如“吉”“大兇”)稱為“斷辭”,這類文字具有明确的預言性質。

三、其他用法

  1. 成語“斷辭”的特殊含義
    在個别語境中,“斷辭”可能指斷絕言辭交往,例如《水浒傳》中提到的“斷詞”帶有預言和警示意味。另有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徹底終止聯繫。

“斷辭”的核心含義與占卜、預言相關,需注意不同領域(如《周易》、甲骨學、文學)的差異。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易》原文或甲骨學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暗虧谙知伴星北關辯達參審成婚誠僞鸱闌沖幄大氣保溫效應甸畿颠乾倒坤對過匪薄風閨幹仆纥幹何與侯門深似海洹水胡撦混事胡梳簡牍柬埔寨佳篇進氣口救難船攫金巨爵開曙開征可桶兒的客序六度南鄉鳥歌牌刀嫖客憑依坯冶齊東語晴牕窮壤秋芸起信铨柄瞿塘灘睿想傷風敗俗山立深文曲折壽爵説是談非四聚縮語天財孝男謝康樂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