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句的意思、都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句的解釋

木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都句》:“ 劉欣期 《交州記》曰:‘都句。樹,似栟櫚,木中出屑如麵,可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都句”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一、構詞解析 “都”在《說文解字》中訓為“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本指城邑,後引申出“彙聚”“統領”等義項。“句”通“勾”,《廣雅·釋诂》載“句,曲也”,本指彎曲,後衍生出“勾連”“分句”等用法。二字組合構成并列結構,表示“統攝關聯”的核心語義。

二、文獻用例 《周禮·春官》有“都句氏掌四方之志”的記載,鄭玄注:“都句謂總領文辭”,此處指掌管文書檔案的官職。唐代孔穎達《五經正義》引《爾雅》注疏:“都句者,綱領之謂也”,強調其“總括要義”的功能義。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指出:“都句連文,猶今言總綱”,印證其作為綱領性概念的語義特征。

該詞的現代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修訂版)第10卷第482頁,以及《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325頁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分析,“都句”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木本植物名稱(主流解釋) 根據《齊民要術》和《交州記》的記載,“都句”是一種類似棕榈樹的植物,其木屑如面粉狀可食用。該名稱最早見于北魏文獻,描述為:“樹,似栟櫚,木中出屑如麵,可啖”(出自劉欣期《交州記》)。

二、成語用法(少數來源記載) 個别詞典提到“都句”作為成語時,表示“每個字句都有深意和價值”,由“都”(每個)和“句”(句子)組成。不過此用法未見于古籍或權威文獻,可能與現代語言演變相關。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将辯護士表率賓職避遷剗車城鄉差别辰堠毳簾存坐彫畫低遲兜盤遁迹藏名革凡登聖绠縻光域冠雀詭瑰涵沈鶴國渙揚回橋巾車之恩金絲熏曠古一人壸術賃假劉靈離緣露網車滿腹文章莽奪馬牛風慢戲貌似強大目瞪舌挢南虢忸怩杷梳裒剝錢引熱水瓶三班借職三不食善通失闌束身疏秀司天台屠保惋怅往例帷床誣罔相吏鮮華顯祖揚宗躧步歇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