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句的意思、都句的詳細解釋
都句的解釋
木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都句》:“ 劉欣期 《交州記》曰:‘都句。樹,似栟櫚,木中出屑如麵,可啖。’”
詞語分解
- 都的解釋 都 ū 大都市:都市。都會。通都大邑。 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國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閑雅,甚都”。都麗。都雅。 總:都為一集。 居:“都卿相之位”。 古代稱頭目、首領。
- 句的解釋 句 ù 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句子。句法。 〔句讀( 量詞,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俷 )。恥 )〕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 句 ō 〔高句骊〕古國名,即“高麗”。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分析,“都句”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木本植物名稱(主流解釋)
根據《齊民要術》和《交州記》的記載,“都句”是一種類似棕榈樹的植物,其木屑如面粉狀可食用。該名稱最早見于北魏文獻,描述為:“樹,似栟櫚,木中出屑如麵,可啖”(出自劉欣期《交州記》)。
二、成語用法(少數來源記載)
個别詞典提到“都句”作為成語時,表示“每個字句都有深意和價值”,由“都”(每個)和“句”(句子)組成。不過此用法未見于古籍或權威文獻,可能與現代語言演變相關。
補充說明:
- 漢字“都”本身有“全部”(dōu)和“首都”(dū)兩種讀音,但在“都句”中多取“dōu”音。
- 建議優先參考古籍記載的植物含義,成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都句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都句是一個古代漢字詞組,由“都”和“句”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指的是句法結構中的主語、賓語和謂語同時出現的句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都”字的部首是“邑”,它有8個筆畫。
“句”字的部首是“口”,它有5個筆畫。
來源:
都句最早見于《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主語與謂語兼出”。在句法學中,都句指同時存在主語、賓語和謂語的句子結構。
繁體字:
都句的繁體字為「都句」,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都句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們都很喜歡這本書。
2. 她們都去參加了音樂會。
3. 我們都非常期待這次旅行。
組詞:
都句是一個詞組,通常不與其他字組合使用。
近義詞:
都句的近義詞包括句都、語言和言辭。
反義詞:
都句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指的是一種句子結構,而不是一個單獨的概念。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