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詩文中呆闆的對偶句。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三:“‘國尚師位,家崇儒門’,老生闆對, 唐 律賦之不若矣。”
“闆對”是一個文學批評術語,主要用于描述詩文中生硬、呆闆的對偶句。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闆對”指詩文中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的對偶句,強調對仗形式過于機械,内容空洞或缺乏新意。例如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批評“國尚師位,家崇儒門”這類句子為“老生闆對”,認為其藝術性甚至不如唐代律賦。
詞源與用法
相關示例
現代語境中,若詩句或文章中出現類似“青山對綠水,紅花對綠葉”這類缺乏深意、僅為湊字數的對仗,也可稱為“闆對”。
擴展說明
對偶是中國詩文的重要修辭手法,但過度追求形式工整而忽略内容表達,易陷入“闆對”的窠臼。因此,古人提倡“對仗工而不闆”,強調靈活性與意境的結合。
《闆對》是指兩塊碑或匾并排而立。這個詞源于古代中國的碑文文化,當時人們常常用碑石來記錄重要的曆史事件或紀念偉人,而《闆對》即為兩塊碑文并行的形式。
《闆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和“寸”。它的總筆畫數為15。
《闆對》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的嘉定趙萱的《東京夢華錄》中。在這本書中,趙萱用《闆對》這個詞描繪了兩塊碑石并列的場景。
《闆對》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闆對」。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闆對」這個詞可能會被寫作「闆對」。
1. 花園中的兩塊碑石,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闆對》。
2. 這個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曆史名人的《闆對》。
組詞可以包括:碑文、碑石、并立。
近義詞可以包括:對聯、對碑、對坊。
反義詞可以包括:單立、孤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