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搭的意思、兜搭的詳細解釋
兜搭的解釋
亦作“ 兜答 ”。1.曲折,崎岖。 元 馬緻遠 《黃粱夢》第四折:“路兜答,人寂寞,山勢惡險峻嵯峨。”
(2).麻煩,周折。《水浒傳》第八回:“亦且本人年紀又不高大,如何作的這緣故,倘使有些兜搭,恐不方便。” 明 湯顯祖 《紫钗記·哭收钗燕》:“冤家,真個無差。好些時肉跳心驚,這場兜答。”
(3).難對付,多心眼。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一折:“這老兒可有些兜搭難説話。”《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打緊他公公難理會,不比等閑的,婆婆又兜答。”
(4).猶勾搭。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貪和你書生打話,暢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誰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及至 唐卿 看了别處不來兜搭了,卻又説句把冷話,背地裡忍笑,偷眼斜盼着 唐卿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既與他兜兜搭搭;他難道到肯認做不愛不成?”
(5).交談;交往。《紅樓夢》第一一五回:“ 寶玉 原要和那姑子説話,見 寶釵 似乎厭惡這些,也不好兜搭。” 魯迅 《呐喊·阿Q正傳》:“那兩個也仿佛是鄉下人,漸漸和他兜搭起來了。” 陸文夫 《榮譽》:“ 方巧珍 和小組的人一樣,平時就怕跟他兜搭。”
詞語分解
- 兜的解釋 兜 ō 古代作戰時戴的盔:兜鍪。 口袋:網兜。 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兜風。用手巾兜着。 環繞,圍繞:兜抄。兜剿。兜圈子。 招攬:兜售。兜銷。兜攬。 承擔,包下來:出事我兜着。 筆畫數:; 部首:兒;
- 搭的解釋 搭 ā 支;架設;用棍棒等東西交接捆紮起來:搭建。搭蓋。搭制。搭橋。搭救。搭架子。 共同擡:把桌子搭起來。 交接,配合:搭配。搭夥。搭檔。搭售。搭伴。搭幫。搭腔。搭話。搭界。搭讪。 乘車船等:搭車。搭
網絡擴展解釋
“兜搭”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ōu dā,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輕浮/不負責任
指言語或行為輕浮、不認真,帶有貶義,常用于批評态度散漫的人。例如:“他說話總是兜搭,缺乏責任心。”
二、語境中的延伸含義
- 複雜/麻煩
形容事情曲折、難以處理,或人際關系糾葛。如《水浒傳》中“倘有些兜搭,恐不方便”,指事情可能引發麻煩。
- 難纏/多心眼
描述人性格刁鑽、不易應付。例如《東堂老》中“這老兒可有些兜搭難說話”,強調對方難以溝通。
- 主動搭讪/勾搭
現代用法中可指主動攀談或帶有目的的接近,如“三輪車夫兜搭生意”“流莺兜搭家長”等場景。
三、文學與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 在元曲《黃粱夢》中,“路兜答”形容山路崎岖險峻,體現“曲折”的物理含義。
- 方言中可能指“奇怪”或“不尋常”,如《好逑傳》中的用法。
四、使用建議
- 該詞多為貶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例如:
- 古代文學中多指“麻煩”“複雜”;
- 現代口語可能偏向“搭讪”或“勾搭”。
- 引用古典作品時需注意原句語境,避免誤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水浒傳》《黃粱夢》等原著片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兜搭是一個常見的方言詞彙,通常用于東南沿海地區。其意思是指隨便或無所事事地閑逛或漫步。現在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構成和背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兜搭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袖”字旁,右邊是“亻”字旁。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兜搭一詞的來源尚不明确,但常被認為與方言相關。在繁體字中,兜搭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所知,兜搭一詞并沒有在古代使用過。因此,我們無法提供其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例句:
1. 明天放假,我們去兜搭吧!
2. 他整天兜搭在外面,從來不思考未來。
組詞:
與兜搭相關的詞彙有:
1. 兜風:指開車或乘坐交通工具時,故意選擇一條曲折的路線,享受風景或放松心情的活動。
2. 閑逛:指在自由時間裡,隨意地走動、觀察或購物。
近義詞:
與兜搭相似意思的詞彙有:
1. 閑逛:意思是漫無目的地四處走動和尋找樂趣。
2. 散步:指出于休閑或健康考慮,在戶外緩步行走。
反義詞:
與兜搭相反意思的詞彙有:
1. 忙碌:意指忙于工作或活動,無暇閑逛或休息。
2. 緊張:指在壓力下沒有時間或機會進行隨意的閑逛。
這就是關于兜搭的一些相關信息,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