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心的意思、洞心的詳細解釋
洞心的解釋
潛心。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序》:“﹝ 漢武帝 ﹞洞心於道教,使冥跡之奧,昭然顯著。”
詞語分解
- 洞的解釋 洞 ò 窟窿,深穴,孔:洞穴。山洞。洞箫。空洞。漏洞。洞府。洞天。 打洞,打成洞(穿透):一狼洞其中。 透徹地,清楚地:洞悉。洞穿。 說數字時用來代替零。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心的解釋 心 ī 人和高等動物體内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髒”):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樞紐,主要的:心腹。中心。 習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曠神
網絡擴展解釋
“洞心”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òng xīn,其核心含義為“潛心”,即專注、深入思考的狀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潛心專注
指人将全部心思投入某一事物或領域,如“洞心于道教”。
- 内心真實透明
比喻内心毫無掩飾,真實坦率,強調純粹、坦誠的品質。
來源與用法
- 詞源
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郭憲《洞冥記·序》提到漢武帝“洞心于道教”,指其潛心鑽研道教思想。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專注研究、思考或修行的狀态,也可形容内心真實無僞。例如:
“鹿洞心源合,鵝湖臭味同”(詩句),表達志同道合者的默契。
例句參考
- 文學語境
“魚貫而入的孩子們對這陰森神秘的山洞心生好奇又緊張”。
- 哲學探讨
“洞心于道教,使冥迹之奧,昭然顯著”,強調深入探究後的豁然開朗。
補充說明
- 與“洞心”相關的詞彙
近義詞:潛心、專注;反義詞:浮躁、敷衍。
- 注意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提到“洞心”有“數目0”的含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依據,建議以主流解釋為準。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4、5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洞心
洞心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洞”和“心”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洞的部首是水,總共有5畫;心的部首是心,總共有4畫。
來源:洞心一詞源于《左傳·昭公四年》:“使晉人作洞心之城,而朝夕因以攻之。”表示在城牆中開鑿一個大孔作為攻城的據點。
繁體:洞心的繁體字為「洞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洞心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結構仍然是由“洞”和“心”構成。
例句: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直截了當,洞心透徹。
組詞:洞穴、心愛、心動、心情、洞天、通心粉。
近義詞:洞察、透視、深思熟慮。
反義詞:淺薄、迷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