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戴的意思、二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戴的解釋

指 漢 經學家 戴德 、 戴聖 叔侄。 唐 孔穎達 《禮記正義序》:“去聖逾遠,異端漸扇。故大、小二 戴 ,共氏而分門; 王 、 鄭 兩家,同經而異注。” 皮錫瑞 《經學通論》三:“是時兩 漢 俱并無《禮記》一書,故 孝宣 立二 戴 及 慶氏 學,皆《儀禮》之學,源流不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戴"是漢代經學史上的重要稱謂,具體指代戴德、戴聖兩位儒學大家。他們因共同參與《禮記》的整理與傳承而并稱,其學術貢獻對中國禮學體系構建具有奠基意義。

一、核心釋義 "二戴"指西漢禮學家戴德(字延君)與其侄戴聖(字次君)。戴德世稱"大戴",編訂《大戴禮記》八十五篇;戴聖世稱"小戴",編定《小戴禮記》四十九篇,後者被列入儒家十三經,成為科舉考試核心教材。

二、學術傳承 二人皆師從後蒼研習《儀禮》,屬今文經學"禮"類傳承譜系。戴德曾任信都王太傅,戴聖官至九江太守,在官方與民間雙重推動下,形成完備的禮學教育體系。其學說通過《漢書·藝文志》《經典釋文》等典籍得以傳世。

三、著作影響 《大戴禮記》收錄先秦至漢初禮儀文獻,保存《夏小正》等珍貴史料;《小戴禮記》經東漢鄭玄作注後地位提升,唐代孔穎達編訂《禮記正義》确立其經學正統地位,深刻影響東亞儒家文化圈。

(注:因古籍文獻數字化工程尚未完成全網覆蓋,具體篇章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禮記正義》及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實體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二戴”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指漢代經學家戴德、戴聖叔侄(主流含義)

  1. 人物身份
    戴德(大戴)和戴聖(小戴)是西漢著名經學家,叔侄關系,均為禮學大家。兩人師從經學家後蒼,共同傳承《儀禮》。

  2. 學術貢獻

    • 戴德編纂《大戴禮記》,原85篇,現存39篇,内容涵蓋禮儀、哲學等。
    • 戴聖整理《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49篇),被列入儒家“十三經”。
  3. 曆史地位
    漢宣帝時,二戴之學被立為官學,對後世禮學影響深遠。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提及兩人分門立派。


二、成語中的特殊含義(較少見)

在部分文獻中,“二戴”被引申為“一人身兼兩種身份”,如《水浒傳》中宋江同時作為梁山首領和朝廷官員的“雙重角色”。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總結
“二戴”通常指戴德、戴聖叔侄,是漢代禮學核心人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儒林傳》或《禮記正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頓阿戎百生伴儅貝錦不大點不對茬兒超絕趁風轉帆調布逗教惡憚風沙逢山開路風興雲蒸貢事工運觀事孩孺惶疑虎蹤貓迹降書嬌嫩腳手解黏去縛糾罰朘損獧佻矍然炕牀老龜刳腸兩邊倒靈君聆聽落筆芒背煤頭秘固内憂外侮賠樁青服奇談秋征髯斷三轉四回頭撒撒珊珊來遲盛氣臨人深念攝影獅子吼手指字母水過鴨背逃號天德銅盆帽頭鵝微妙寫思釁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