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柄的意思、二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柄的解釋

(1).指賞罰之權。《韓非子·二柄》:“二柄者,刑、德也……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北齊 劉晝 《新論·兵術》:“練人謀者,抱五德之美,握二柄之要。”

(2).文武兩種權力。 唐 柳宗元 《為韋京兆祭杜河中文》:“自古謀帥,恒在諸儒……爰及近代,二柄殊途,授鉞之臣,率由武夫。”《宋史·職官志二》:“ 宋 初,循 唐 、 五代 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

(3).謂進退兩途。 唐 杜甫 《早發》詩:“賤子欲適從,疑誤此二柄。” 仇兆鳌 注:“進退兩無所適,幾疑誤於此二途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柄"在漢語中特指兩種相互制衡的權力手段,最早見于法家思想體系,指代君主駕馭臣民的賞罰之權。《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指賞與罰兩種權柄",這一解釋源自《韓非子·二柄》篇"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的核心論述。

二、語義演化 隨着語言發展,"二柄"的引申義拓展為三種維度:

  1. 政治維度:象征權力制衡的二元機制(如立法與司法)
  2. 管理維度:代表激勵與懲戒的治理手段
  3. 哲學維度:體現陰陽互動的辯證關系(《周易》研究中有相關闡釋)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該詞常見于組織管理領域,特指通過正負激勵組合提升管理效能的理論模型。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列為"源自法家思想的現代管理學術語",部分企業培訓教材将其作為領導力核心要素進行解析。

《漢語大詞典》第1卷 《韓非子校注》中華書局版 《中國政治制度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易與現代管理》社科文獻出版社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網絡擴展解釋

“二柄”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主要源于古典文獻,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賞罰之權(核心含義)

出自《韓非子·二柄》:“二柄者,刑、德也……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指統治者通過刑罰(刑)和獎賞(德)兩種手段掌控權力,是法家思想中重要的治國理念。北齊劉晝《新論·兵術》也提到“握二柄之要”,強調此權謀的運用。


2.文武兩種權力

唐代柳宗元在祭文中提到“二柄殊途”,指文官與武将在職責上的分途;《宋史·職官志》更明确記載宋代樞密院與中書省“對持文武二柄”,即文治與軍事分權制衡的治理模式。


3.進退兩途(文學引申)

杜甫《早發》詩中“疑誤此二柄”以“二柄”比喻人生進退的抉擇困境,仇兆鳌注釋稱其指“進退兩途”,屬于文學化的引申用法。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古典文獻中以前兩種含義為主。

别人正在浏覽...

剝皮囊草卑猥不卸讒客鈔法誠切遲徊觸類而通茨門雌蕊從賦麤謾丹葵蹈武定道惡郡方叔方諸幹馬貢人乖寡果驗焊镴禾倈河落海幹黃旛駕鼓交通溝進退消長酒铛霁霧鈞天夢溘謝厘婦竛竮履藉買手盲流明衣明灼灼默忖木質南柯太守蒲月汽化器輕淳賞俸善徵射鬾收成司務長弢迹匿光鐵馬金戈未央宮惟有夏宮下馬威箱簾纖姣縣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