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邊的意思、二邊的詳細解釋
二邊的解釋
佛教語。謂事物相對的兩個方面,如有和無、斷和常等。固執于片面之見,均為妄想。見《中論》卷四。《百喻經·摩尼水窦喻》:“離斷、常二邊,處於中道,於此中過,可得解脫。” 南朝 梁武帝 《遊鐘山大愛敬寺》詩:“一道出死生,有無離二邊。”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邊的解釋 邊 (邊) ā 物體的周圍部分,外緣:邊緣。邊沿。 國家或地區交界處:邊疆。邊界。邊防。邊境。邊陲(邊境)。 幾何學上指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等邊三角形。 旁側,近旁:身邊。邊鋒。 方面:邊幹(刵
網絡擴展解釋
“二邊”是佛教哲學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指事物相對的兩個極端或對立面,如存在與不存在(有/無)、永恒與無常(常/斷)等。佛教認為執着于任何一端都會陷入偏見,需通過中道超越這種二元對立。
二、不同文獻中的具體對法
- 《中論》卷四:強調「有」與「無」、「常」與「無常」的對立
- 《順中論》:将二邊定義為「常」與「斷」(即永恒與斷滅)
- 《攝大乘論》:提出「增益」(過度誇大)與「損減」(過度否定)的二分
- 《止觀輔行》:以「空」與「假」(現象的本質與表象)為二邊
三、哲學意義
佛教主張通過「中道」超越二邊,如《百喻經》所言:「離斷、常二邊,處于中道」。梁武帝詩句「有無離二邊」也體現了這種思想,強調超越二元對立才能獲得解脫。
引用文獻
- 基本釋義來自滬江線上詞典(2013年權威解釋)
- 擴展解釋參考漢典(2019年權威版本)
注:因權威性較低未直接引用,但其内容與高權威來源一緻,可作為輔助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邊》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個物體或事物有兩個相對的邊,也可用來描述兩個人或兩個團體的相對立面。下面是關于《二邊》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二邊》這個詞的兩個拆分部首分别是《二》和《⺆》。它一共有4個筆畫。
來源:《二邊》是由漢字組成,由《二》和《邊》組合而成。《二》表示數字2,而《邊》則表示物體或事物的邊緣或邊界。結合起來,《二邊》形容的是一個物體或事物有兩個相對的邊。
繁體:《二邊》這個詞的繁體字是《二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二邊》這個詞的基本意思和形狀都相似。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或簡化。
例句:1. 這個方形有四個二邊,一共有八條邊。
組詞:二邊線、二邊形、二邊對稱等。
近義詞:雙邊、對邊。
反義詞:單邊、無邊。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