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噩噩的意思、噩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噩噩的解釋

(1).嚴肅切直。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虞 夏 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李軌 注:“不阿借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書與詩》:“ 揚雄 曰:‘…… 虞 夏 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虞 夏 禪讓,獨饒治績,敷揚休烈,故深大矣; 周 多征伐,上下相戒,事危而言切,則峻肅而不阿借。”

(2).猶谔谔。正言谏诤貌。 宋 範仲淹 《移蘇州謝兩府》:“此蓋相公仁鈞大播,量澤兼包,示噩噩之公朝,存坦坦之言路。”

(3).古樸;淳樸。 明 何景明 《七述》:“有應世之大人,秉持仁義,服被禮樂,其德溫溫與與,其象熙熙噩噩。量出海宇,志栖寥廓。” 清 李漁 《蜃中樓·耳蔔》:“時流争羨風姿,道我飄飄若神仙之侶,古道常留顔色,所雲噩噩似 羲皇 上人。”

(4).肥腴貌。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嚴助廟》:“ 陶堰 司徒廟 , 漢 會稽 太守 嚴助 廟也,歲上元設供,任事者聚族謀之終歲。凡山物觕觕,海物噩噩,陸物癡癡……無不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噩噩”的漢語詞典釋義

“噩噩”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古雅的書面語,通常不單獨使用,而是作為固定詞組“渾渾噩噩”的一部分出現。其核心含義指向一種混沌、無知無識或缺乏清醒認知的狀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現代常用義)

“噩噩”形容人頭腦糊塗、不明事理,或形容事物狀态混沌不清、缺乏條理。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二、古義溯源

“噩噩”本義指嚴肅、正直的言論或态度,引申為剛直敢言的樣子。

例證:漢代揚雄《法言·問神》載:“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灏灏爾,周書噩噩爾。”此處“噩噩”形容《周書》言辭正直切直。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1994年。

三、詞義演變

後世“噩噩”逐漸脫離單用,與“渾渾”結合為“渾渾噩噩”,詞義轉為貶義,強調蒙昧混沌、無所作為的狀态。

例證:清代鄭燮《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批評“愚兄平生最不喜籠中養鳥……而渾渾噩噩,未嘗得一日安甯也”。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四、使用提示

現代漢語中,“噩噩”僅見于“渾渾噩噩”這一固定搭配,需避免單獨使用。該詞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形容人虛度光陰、缺乏目标或社會風氣昏沉。

例:他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大學四年。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


“噩噩”的古義強調正直剛毅(如《法言》用例),而現代僅存于“渾渾噩噩”中,表混沌無知之意。其詞義演變反映了語言從單音節向雙音節複合詞發展的趨勢,且語義由褒轉貶。**

網絡擴展解釋

“噩噩”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四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嚴肅切直

指态度莊重、言辭正直,常用于形容文章或言論的嚴謹風格。例如漢代揚雄在《法言·問神》中提到《周書》“噩噩爾”,李軌注釋為“不阿借也”,即不迎合奉承。

2.正言谏诤

與“谔谔”相通,表示直言勸谏、敢于争辯的态度。宋代範仲淹曾用“噩噩之公朝”形容朝廷中正直敢言的風氣。

3.古樸淳樸

形容質樸、淳厚的風貌。明代何景明在《七述》中以“熙熙噩噩”描繪理想中的德行,清代李漁的《蜃中樓》也用“噩噩”形容上古時代的質樸。

4.肥腴貌

較為少見的用法,指事物豐腴肥美的狀态,多見于古文中的比喻或描寫。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避免望文生義。

别人正在浏覽...

奧德修斯報德殘羹剩飯長箔蟬靈子赤刀川流楚猴邨甿麤易打謊調奸頂禮泛水風翔奉尊戆鈍幹贶膏腥公士騧駵規饬鬼打更鬼哭狼嚎駭汗還音黃肩繪摹交好腳路悸恐輯校駒子狂心琅霜淚零禮為情貌洛伯骈首就死皮馄饨繁台厹猶七夕紅入團省事甯人椉韋神機鬼械時既失解輸力讨錢天閹外強微過細故威澤物勢閑靓顯陵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