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害的草,毒草。常以喻邪6*惡者。 唐 李商隱 《述德抒情》詩:“惡草雖當路,寒松實挺生。” 清 唐孫華 《張蒿園齋觀離薋園圖》詩之四:“惡草隻今仍塞路,芳蘭自古忌當門。”
(2).粗劣的食物。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懷古》:“召同鄉中士紳飲,序以齒列,不論官,座中常有進士以齒加於京堂上者,具嘗惡草,而情固款洽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惡草漢語 快速查詢。
惡草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對農作物、生态環境或人體有害的雜草。這類植物通常具有繁殖力強、難以根除的特性,會争奪養分、阻礙作物生長,或帶有毒性。
出處示例:
《詩經·小雅·大田》中“既方既皂,既堅既好,不稂不莠”的“莠”即指惡草(稂莠),與良禾相對。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亦強調耕田時需“務淨惡草”,以保農事順利。
常用于文學作品中,借惡草的滋生蔓延隱喻社會中的邪惡勢力、腐敗現象或有害思想。
出處示例:
唐代韓愈《進學解》以“芟夷蘊崇之”喻鏟除奸佞;宋代陸遊《憫俗》詩“惡草雖當路,寒松實挺生”,以惡草喻朝中權奸。現代漢語中亦延續此喻,如“肅清思想領域的惡草”。
權威參考來源:
“惡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有害的草或毒草
本義指對植物或環境有害的雜草,常被用來比喻邪惡的勢力或人物。例如唐代李商隱《述德抒情》中“惡草雖當路,寒松實挺生”,以“惡草”暗喻當權的小人。
粗劣的食物
在明代文獻中,“惡草”也指代低劣的飲食。如劉元卿《賢奕編·懷古》記載宴席中“具嘗惡草”,形容食物簡陋卻情誼深厚。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漢語辭海》或古典詩詞集。
晻霭呗佛白須半邊人飽暖生淫欲瘭疽避穽入坑栟柑長薄朝雞朝生成名廚廪疵賤麤糙點看電子模拟計算機诋惡睹當飜譯封妻蔭子俘累後陳疾害勁草箐雞金粟紙酒暈桷杙科名窺尋樏宅栎社路車美譚男女老幼腦語泥定凝露僄突嶔岑清埽器物齊心一力曲米春燃指桑枌桑園剡溪興折便宜熟彩衣四兩紅肉訴理所太上之忘情停轺湍瀑推燥居濕萎絕五形詳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