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讀曰的意思、讀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讀曰的解釋

古代注音兼釋義用語,表示注釋古書中的同音假借字。《禮記·曲禮上》“以箕自鄉而扱之” 漢 鄭玄 注:“扱讀曰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讀曰”是中國傳統訓诂學(解釋古書中詞句意義的學問)中一個重要的注音兼釋義術語,主要用于标明通假字或破讀字,指示讀者在特定語境下應如何正确理解字音和字義。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1. 核心功能:标明通假關系

    • 當一個字(A)被借用來表示另一個意義相同或相近但本字(B)不同的字時,注釋家會在A字下标注“讀曰B”。這相當于告訴讀者:這裡寫的A字,實際上應該按B字的音來讀,并且表示B字的意思。
    • 目的: 解決古籍中大量存在的同音或近音替代現象(通假),幫助讀者理解文意。
    • 舉例: 《尚書·堯典》:“播時百谷。”鄭玄注:“時,讀曰莳。” 這裡,“時”是借字(通假字),其本字應為“莳”(種植的意思)。注“讀曰莳”即指明此處“時”應讀作“莳”的音,并理解為“種植”之義。(參考王力《古代漢語》通論部分對訓诂術語的論述)
  2. 功能延伸:标明破讀(改變讀音以區别意義或詞性)

    • 有時“讀曰”也用于指明一個字因詞義或詞性變化而需要改變讀音(破讀),盡管這種情況更常用“讀為”或直接注音(如反切)來表示。
    • 目的: 區分多音多義字在具體語境中的正确讀法和意義。
    • 舉例: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其中“說”字表示“喜悅”,是“悅”的通假字。古注可能注“說,讀曰悅”,既指明了通假關系,也指明了應讀“悅”的音(yuè),而非其本音(shuō)。(參考《辭源》對“讀曰”條目的解釋)
  3. 與現代注音的區别

    • “讀曰”不同于現代漢語詞典中單純标注字音的拼音(如 dú yuē)。它是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訓诂學術語,其核心在于通過指明被注字(常為借字)與另一個字(常為本字)的關系來解決古籍閱讀中的音義問題。它包含了“應讀作某音”和“應理解為某義”兩層含義。(參考郭在贻《訓诂學》中對術語的辨析)

“讀曰”是古書注釋中一個關鍵的訓诂術語,主要用于标明通假字,指示讀者在特定文句中應将某字(借字)讀作另一個字(本字)的音,并理解為本字的意義。其本質是溝通字形(借字)與音義(本字)的橋梁,是解讀古代文獻、掃除文字障礙的重要工具。它也偶爾用于指明因詞義或詞性變化而産生的破讀現象。(參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相關條目下的注解實例)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讀曰”是古代文獻注釋中的術語,主要用于标注同音假借字的讀音和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讀曰”是漢代經學家鄭玄等人在注解古籍時使用的訓诂學術語,表示用本字解釋假借字,即通過同音字替換的方式說明原文中的通假現象。例如:

二、功能與結構

  1. 注音兼釋義:既标注假借字的讀音,又解釋其本字含義。
  2. 術語結構:由“讀”和“曰”組成,“讀”指向文字的音義轉換,“曰”引出本字。

三、相關辨析

四、典型用例

古籍中常見于《禮記》《周禮》等經典注釋,例如:

“讀曰”是傳統訓诂學的重要概念,幫助後人理解古書中的文字通假現象。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鄭玄、段玉裁的經典注疏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變價不厭操左券恻念垂燿春桂麤故錯折道消禘禮敦逼罰觥飛盞馮陵府兵制撫胸幹呂工尹貴圉海蜒歡如角羁假相國筋竿景緻酒具踡縮拉圾箱牢壯曆寵隆中顧埋伏圈磨娑咆勃蓬塵品貌非凡暴炙譜注潛迹請日仁祠認影爲頭神宇谥典師言順志厮波損剝逃潰田隴迢邈投兵頭篙委币五保戶汙垢無羊月鑲銅木鞋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