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督責的意思、督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督責的解釋

督察責罰;督促責備。《呂氏春秋·驕恣》:“故若 簡子 者,能厚以理,督責於其臣矣。”《史記·李斯列傳》:“夫賢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者也。” 司馬貞 索隱:“察其罪,責之以刑罰也。” 唐 柳宗元 《田家》詩之二:“各言官長峻,文字多督責。”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五》:“不正其本,而躬行督責,天下豈信之哉?” 葉聖陶 《倪煥之》三:“學生做這些事,那樣地勤奮,那樣地自然,那樣地不用督責,遠超過對于其他作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督責”的漢語詞典釋義

“督責”為漢語複合詞,由“督”與“責”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為監督并問責,強調通過監察手段促使對象履行職責或改進行為。

  1. 詞義解析

    • 督:本義為監察、督促。《說文解字》釋為“察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注為“監督指揮”,體現上級對下級的監管職能。
    • 責:原指要求、問責。《漢語大詞典》解釋為“要求完成某事或追究過失”,如《史記·項羽本紀》中“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将軍以塞責”。
    • 合義:結合二者,“督責”指通過監督手段施加壓力,促使對象完成任務或修正錯誤,常見于管理、教育等場景。
  2. 用法與語境

    • 古代用法:多用于吏治,如《資治通鑒》載“嚴刑峻法,督責臣下”,強調統治者對官員的管控。
    • 現代延伸:應用于企業管理、教育督導等領域,如“上級部門督責基層落實政策”。
  3. 近義詞辨析

    • 監督:側重觀察與指導,問責性較弱。
    • 督察:含實地檢查之意,如《公安機關督察條例》中的職能描述。
  4. 權威文獻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定義“督責”為“監督并責罰”;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引《韓非子》用例,強調其“監察與問責并重”的特點。

(注:本文釋義綜合《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引用文獻均為公開發行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督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督察責罰與督促責備,常見于上級對下級的監督或強調責任履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 拼音:dū zé(注音:ㄉㄨ ㄗㄜˊ)。
    • 釋義:指通過監督、檢查并施加壓力或處罰來促使對方完成任務或改正錯誤。例如《史記·李斯列傳》中提到:“夫賢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者也”,意為賢明的君主會通過督責手段管理臣子。
  2. 古籍出處與用法

    • 古代文獻:
      • 《呂氏春秋·驕恣》:“能厚以理,督責於其臣矣”,強調以道理為基礎進行監督。
      • 唐代柳宗元《田家》詩:“文字多督責”,描述官吏對百姓的嚴苛督促。
    • 曆史案例:如《大宋宣和遺事》中“朝廷督責嚴切”,體現官府對責任的強制要求。
  3. 近義詞與相關詞

    • 近義詞:循名督實、朝督暮責(強調監督與問責結合)。
    • 關聯詞:玄衣督郵(借指嚴厲的監察者)。
  4. 現代用法與語境

    • 多用于描述組織管理或教育場景,如“基金會財務監督責任”,或上級對下屬的績效督促。
    • 區别于單純批評,更強調通過檢查與問責推動行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史記》《呂氏春秋》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闵安業百恨葆養層閣岑樓長鲸飲赤道幾内亞綢缪楚纍催奶帶量怠棄髢髢定藳鈍悶反哺之私反風滅火芳黃販海覆陣鬼哭狼嚎果蠅好極了黑牛生白犢荒疏交眩忌憚浸槽驚弦之鳥鯨飲近易金玉昆金字經開肇考述老天巴地類解冷鋒梁桷鱗萃瞞官不瞞私密拶拶磨機尿牀子喬聲颡氣親從秋明取巧圖便衫袍韶秀沈聲靜氣水糞恌易頹慌詳反相宣仙掌曉來吸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