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脩的意思、笃脩的詳細解釋
笃脩的解釋
認真修養。《韓詩外傳》卷二:“良非篤脩身行之君子,其孰能與之哉!”
詞語分解
- 笃的解釋 笃 (篤) ǔ 忠實,一心一意:笃學。笃信。笃志。笃情。笃厚。 厚實,結實:“彼其之子,碩大且笃”。 病沉重:病笃。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 脩的解釋 脩 ū 同“修”。 幹肉:“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 舊時指教學的酬金:束脩。脩金。 幹枯。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笃脩"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的本義及古漢語用法來綜合理解:
一、單字釋義
-
笃 (dǔ):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馬行頓遲”,指馬行走緩慢、沉重㊟。此義今罕用。
- 核心引申義:由“沉重”引申為深厚、堅實、專一、真誠。這是“笃”在古漢語中最常用的意義,如:
- 深厚、純厚:如“笃厚”(忠厚)、“笃志”(志向堅定)。
- 誠心誠意、忠實:如“笃信”(深信不疑)、“笃行”(切實履行)。
- (病)沉重:如“病笃”。
- 來源參考:《說文解字注》㊟、《漢語大字典》㊟。
-
脩 (xiū):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脯也”,指幹肉㊟。此義今罕用。
- 主要假借/通用義:通“修”。在古漢語中,“脩”常假借為“修”,表示:
- 修飾、整治:如“脩飾”、“脩理”。
- 研習、學習:如“脩業”、“脩學”。
- (品德、學問的)培養、提高:如“自脩”(自我修養)。
- 長、高:如“脩長”。
- 來源參考:《說文解字注》㊟、《王力古漢語字典》㊟、《漢語大字典》㊟。
二、複合詞“笃脩”的含義
“笃脩”是由“笃”和“脩”(通“修”)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屬于文言用法。其核心含義在于:
- “笃” 強調态度的真誠、專一、深厚。
- “脩” 強調行為的學習、研習、修養。
因此,“笃脩”的整體意思是指:專心緻志、真誠懇切地進行學習、研習或品德修養。 它描述的是一種态度極其認真、用心專一的治學或修身過程。
三、用法與語境
“笃脩”一詞多見于古代文獻或仿古文體中,用以形容人:
- 潛心鑽研學問,心無旁骛。
- 專注于道德品行的修養,态度誠懇。
- 例句(仿古):其為人也,笃脩好學,不慕榮利。(他為人專心緻志地研習學問,不羨慕榮華富貴。)
四、總結
“笃脩”是一個文言複合詞,意為專心緻志、真誠懇切地學習、研習或修養(品德、學問)。它強調的是一種深厚專一的學習态度和修養過程。在現代漢語中,其含義和功能基本已被“笃學”、“勤修”、“潛心鑽研”、“專心修養”等詞語所替代。
來源參考:
㊟ 許慎 撰, 徐铉 校定.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北京: 中華書局, 2013.
㊟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成都: 四川辭書出版社; 武漢: 崇文書局, 2010.
㊟ 王力 等. 《王力古漢語字典》.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
㊟ 宗福邦, 陳世铙, 蕭海波 主編. 《故訓彙纂》.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3. (可查單字古訓)
㊟ 漢典網 (zidian.911cha.com) - 提供單字《說文》釋義及部分引證 (作為輔助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笃脩”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ǔ xiū,其核心含義是“認真修養”,強調以專注、踏實的态度進行自我提升或品德修行。以下從詞義解析、文獻引用、近反義詞等方面展開說明:
一、詞義解析
- “笃”的含義
指忠實、專一、深厚,常見于“笃學”“笃信”等詞中,表達堅定不移的态度。
- “脩”的含義
通“修”,意為修養、修習,如修身、修德,強調行為或品德的完善。
- 組合意義
二字結合後,形容以專注、誠懇的态度進行自我修養或實踐,如《韓詩外傳》中提到的“笃脩身行”。
二、文獻引用與例句
- 經典出處
《韓詩外傳》卷二:“良非篤脩身行之君子,其孰能與之哉!”(意為:若非認真修養身行的君子,誰能做到如此呢?)。
- 現代用法
可用于描述個人在學問、品德上的嚴謹态度,如“他笃脩學術,終成大家”。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笃行、修身、精進
- 反義詞:懈怠、荒廢、敷衍
四、補充說明
“笃脩”屬于較為文雅的書面用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古文或學術讨論中仍具價值。其核心精神與儒家“修身齊家”的理念一脈相承,強調内在修養的重要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笃”的詳細字義(如“病笃”等引申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闇相叭嚓背畔弁辰畢備璧宮賓老筆姿兒殘租騁娛愁城麤履村疃打動等等盾鼻封包逢場作趣改色革退寡仇寒窭鶴嗉鶴知夜半家底簡補犟嘴績筐久慣老誠恪尊曠奧枯木死灰冷嘲熱駡冷處理留牍留務立員龍跧虎卧樓船箫鼓面面皆到明照内省跑味窮研七言律詩讓書人來人往三旨相公石跗衰疲熟睨私産制度團團轉歪話無娒翔華顯麗肖翹鞋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