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修养。《韩诗外传》卷二:“良非篤脩身行之君子,其孰能与之哉!”
“笃脩”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ǔ xiū,其核心含义是“认真修养”,强调以专注、踏实的态度进行自我提升或品德修行。以下从词义解析、文献引用、近反义词等方面展开说明:
“笃脩”属于较为文雅的书面用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文或学术讨论中仍具价值。其核心精神与儒家“修身齐家”的理念一脉相承,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笃”的详细字义(如“病笃”等引申义),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工具书。
《笃脩》(dǔ xiū)是一个汉语词汇,代表着人们怀着虔诚和坚定的信仰,修身养性,并通过努力和坚持实现个人的境界提升。
《笃脩》的拆分部首是「⺮」和「⺏」,分别位于「竹」和「肉」的左侧。
《笃脩》的总笔画数为17画,其中「⺮」部首有6画,「⺏」部首有11画。
《笃脩》是从古代文献中出现的词汇,源于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笃志篇」。它在繁体中的写法为「篤修」。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竹」和「肉」的形状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部首的拆分保持一致。
1. 他一直笃脩信仰,所以在困难时刻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
2. 只有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和修身养性才能真正实现笃脩的境界。
1. 笃志 (dǔ zhì): 虔诚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2. 修养 (xiū yǎng): 培养个人的品德和修身养性。
3. 忠诚 (zhōng chéng): 心怀忠诚,坚定不移地忠于某人或某种事业。
1. 虔诚 (qián chéng): 对信仰或事业具有极其坚定和热诚的态度。
2. 精修 (jīng xiū): 通过不断努力修炼来提高个人的品德和人生境界。
1. 虚浮 (xū fú): 指人的修养、品德等方面缺乏坚守和真实性。
2. 躁动 (zào dòng): 指心态不稳定,缺乏冷静和深思熟虑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