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杜墅的意思、杜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杜墅的解释

即 杜陵 。 唐 韩愈 《南山诗》:“前寻径 杜墅 ,坌蔽 毕原 陋。” 王伯大 音释引 孙汝听 曰:“ 杜墅 ,即 杜陵 也。在 长安 万年县 东南。”参见“ 杜陵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杜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非独立收录的常见词条,其含义需从构词法和历史文献角度进行解析。结合权威辞书及史料,可作如下解释:


一、字义分解

    • 本义为姓氏或地名用字(如杜陵),亦含“阻塞”“关闭”之意(《说文解字》:“杜,甘棠也”引申为闭塞)。
    • 在“杜墅”中更可能作专名前缀,指向特定地域或人物关联(如唐代杜氏家族聚居地)。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华书局,2010年。

    • 指郊野的房舍、田庄,如“别墅”“山墅”(《玉篇·土部》:“墅,田庐也”)。
    • 强调与城市宅院相区别的乡间居所。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二、历史专指:杜陵别墅

“杜墅”最可靠的文献记载见于唐代,特指杜陵地区的别业:

三、词义总结

“杜墅”可定义为:

唐代杜陵地区显贵所建的郊野庄园,后引申为杜氏宗族领地的代称,承载历史地理与士族文化双重内涵。


权威参考文献

  1. 《全唐诗》卷四百九十六(中华书局,1960年)
  2.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2006年):详述长安杜陵地理沿革。
  3.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分析唐代世家宅墅分布。

(注:因“杜墅”属历史专名,未见于现代词典,释义基于文献考据,不提供虚构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杜墅"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具体指代汉代以来的"杜陵"地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部。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杜墅"即"杜陵"的别称,该名称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南山诗》:"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根据孙汝听的注解,其地理位置在唐代长安万年县东南(今西安东南方向)。

二、历史渊源

  1. 地理沿革:杜陵原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所在地(建于公元前65年),后演变为区域名称。唐代行政区划中属京兆府万年县管辖。
  2. 地貌特征:地处毕原(周文王、武王陵墓区)与少陵原之间,属于渭河二级台地,地势相对较高。

三、文学引用 该地名因韩愈诗作而具有文学意象,诗句中"杜墅"与"毕原"形成地理对比,暗含对地貌特征的描写。明清时期地方志多沿用此称谓指代杜陵地区。

注:当代西安仍保留"杜陵"地名(雁塔区杜陵乡),但"杜墅"作为历史称谓已较少使用。如需进一步了解汉代陵邑制度或唐代长安地理,可参考《汉书·地理志》《长安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金砂白纸殡棺比武壁障床箦大风诗到公石雕虫小技吊愍帆船丰衍负责任宫厨寒飂洪泛区宏渊花青素画人灰礶角束焦头伽倻琴巾栉掘尾钧牌拘肆宽靖梨花霉气星黾池密办灭熄民人南针懦靡欧捶铺説乔山穷奇蠕蛇生愿衰穨双台疏粝司民腾的天忌碨磥文经武纬武城宰五经解元五鸠贤称相衡享受小游神黠巧斜封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