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别卦中的第二爻與第五爻。《京氏易傳·大過》:“以金土定吉兇,去本末,取二五,為過之功。”《易·乾》“利見大人” 三國 魏 王弼 注:“利見大人,唯二五焉。”按:《易·乾》“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故雲“利見大人,唯二五焉。”
(2).指陰陽與五行。 宋 周敦頤 《太極圖說》:“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曹端 述解:“二,陰陽也。五,五行也。” 清 曾國藩 《居敬箴》:“天地定位,二五胚胎。”
(3).指 春秋 時 晉獻公 嬖人 梁五 與 東關五 。《國語·晉語一》:“ 驪姬 賂二 五 ,使言於公。” 韋昭 注:“二 五 , 獻公 嬖大夫 梁五 與 東關五 也。”參見“ 二五耦 ”。
(4).兩個五,即十。《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鬭 晉 、 楚 也; 晉 、 楚 不鬭, 越 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5).方言。即二百五。猶言傻裡傻氣。 王安憶 《冷土》一:“她那麼二五,害得 拽子哥 跟着挨人戳脊梁骨。”
“二五”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易經》卦爻術語
指别卦中的第二爻與第五爻。在《周易·乾卦》中,“九二”爻(第二爻)和“九五”爻(第五爻)均對應“利見大人”的爻辭,象征事物發展的關鍵階段。例如《京氏易傳》提到“取二五為過之功”,三國王弼注《易》時也強調“唯二五焉”的特殊性。
哲學概念:陰陽與五行
宋代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提出“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其中“二”指陰陽,“五”指五行,用以描述宇宙生成的基本元素。清代曾國藩《居敬箴》中“二五胚胎”也延續了這一哲學内涵。
曆史人物代稱
特指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兩位寵臣梁五與東關五。據《國語·晉語一》記載,骊姬曾賄賂二人幹預朝政,導緻晉國内亂,後世以“二五”代稱狼狽為奸之人。
方言與數字含義
擴展建議:若需深入探究《易經》卦爻或哲學概念,可查閱《周易》原文及周敦頤《太極圖說》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