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位的意思、二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位的解釋

(1).猶言二人。《左傳·襄公十四年》:“ 鍼 曰:‘此役也,報 櫟 之敗也。役又無功, 晉 之恥也。吾有二位于戎路,敢不恥乎?’” 杜預 注:“二位,謂 黶 ( 欒黶 )将下軍, 鍼 ( 黶 弟)為戎右。”

(2).乾、坤兩卦的方位。《三國志·魏志·管路傳》“ 劉邠 取印囊及山雞毛著器中。” 裴松之 注引《辂别傳》:“ 輅 不解古之聖人,何以處乾位於西北,坤位於西南。夫乾坤者天地之象,然天地至大,為神明君父,覆載萬物,生長無首,何以安處二位與六卦同列?”

(3).指天地。《新唐書·孝友傳·程俱羅》:“肇有二位,孝道爰興。”

(4).謂立二社設兩個神位。《宋書·禮志四》:“社實一神,而相襲二位,衆議不同,何必改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二位”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指代兩個人
    本義為“二人”,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吾有二位于戎路”,杜預注解“二位”即指栾黶和其弟栾鍼兩人。現代用法中多作為敬稱,如“歡迎二位光臨”。

  2. 象征《周易》中的乾坤方位
    在《周易》體系中,乾卦代表西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合稱“二位”。《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辂别傳》提到:“處乾位于西北,坤位于西南”,指天地陰陽的方位關系。

  3. 代指天地
    《新唐書·程俱羅傳》中“肇有二位”即用“二位”象征天地,體現古代哲學中天與地的二元對立統一概念。

  4. 禮儀中的神位設置
    古代祭祀時設立兩個神位稱為“二位”,如《禮記》中“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的雙社制度。


補充說明:現代日常用語中,“二位”多用作對兩人的禮貌稱呼(如“您二位請坐”),而前三類含義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文化語境中。建議查閱《左傳》《周易》等原典或權威詞典(如《辭海》) 獲取更深入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位》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兩個人”。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二”和“亻”。其中,“二”是表示數目的數字,而“亻”是表示人的部首。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得知“二位”的筆畫數為三畫。 來源方面,我們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用漢字的方式來表達“兩個人”的意思。在繁體字中,我們可以看到“二位”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沒有太大的差别。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然而,“二位”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以繁體字為主,其使用方式與現代相似。 以下是一些關于“二位”這個詞的例句: 1. 請這兩位先生到前台辦理手續。 2. 我們需要兩位志願者來幫忙。 3. 請問這兩位是您的朋友嗎? 在“二位”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組詞和尋找近義詞和反義詞。例如: 1. 組詞:二位數(表示兩位數的數字)、二位數列(由兩個數字組成的數列) 2. 近義詞:兩人(與“二位”有着相同的意思) 3. 反義詞:單個人(與“二位”的意思相對,表示隻有一個人)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快回答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