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郑玄 笺:“王无轻用谗人之言,人将有属耳於壁而听之者,知王有所受之,知王心不正也。”后因以“耳属”谓窃听。《晋书·苻坚载记上》:“禁中无耳属之理,事何从泄也?”《新五代史·唐神闵敬皇后刘氏传》:“宰相论于 延英 ,后於屏间耳属之。”
“耳属”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耳属”原指窃听行为,形容暗中偷听他人谈话的情景。该词由“耳”(耳朵)和“属”(附着、连接)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耳朵贴在墙上”,引申为暗中探听消息。
部分解释(如)提到“形容听力敏锐”,实为对字面义的误解。该词核心含义始终围绕“窃听”,而非单纯听觉灵敏。
“耳属”是源自《诗经》的典故类词汇,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其“暗中监听”的本质含义。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辞典》相关条目。
《耳属》是一个汉字词语,多用于科学和生物学领域,指的是属于耳朵的部分或与耳朵相关的事物。
《耳属》的拆分部首是耳(ěr),整个汉字共有9个笔画。
《耳属》一词是由耳和属两个字组合而成。耳字本身表示耳朵的意思,而属字表示属于、归属的意思。两者结合起来,表示属于耳朵的事物。
《耳属》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耳屬」。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耳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一种写法是「⺼」在上方加上两个点,另一种写法是一竖撇开,并在其下方再添加一竖。
1.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耳属对听力起到重要作用。
2. 这种动物的耳属类似于大型蝙蝠。
耳属可以和其他汉字结合形成新的词语,比如:耳朵、耳机、耳蜗等。
耳属的近义词包括耳部、耳部结构等。
没有明确对立的反义词与耳属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