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道的意思、平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道的解釋

(1).猶評議,評說。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效難》:“講目成名,則以為人物;平道政事,則以為國體。”

(2).平正之道;平坦之道。《南史·劉穆之等傳論》:“ 宋 武 一朝創業,事屬橫流,改易紊章,歸於平道。” 唐 儲光羲 《鞏城東莊道中作》詩:“未獲遵平道,徒言信薄夫。”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王道是不偏不黨的中道,王道是不高不低的平道,王道是不左不右的正道。”

(3).星官名。屬角宿,角宿一、二的東西兩星,即室女座θ、m兩星。《晉書·天文志上》:“左右角間二星曰平道之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平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釋:

一、評議與評說

指對人物或政事進行讨論、評價。例如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效難》中提到“平道政事,則以為國體”,即通過評議政事來體現國家治理的核心。

二、平正或平坦之道

  1. 抽象含義:象征公正、中庸的準則。如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稱“王道是不高不低的平道”,強調其作為理想準則的平衡性。
  2. 具體含義:指實際平坦的道路。唐代儲光羲詩句“未獲遵平道”即用此意,形容道路的平坦。

三、星官名稱

屬二十八宿中的角宿,包含室女座的θ、m兩星。《晉書·天文志》記載“左右角間二星曰平道之官”,說明其在古代天文學中的定位。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或天文細節,可參考《人物志》《晉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平道》的意思

《平道》是一個中文詞語,意為“平坦的道路”或“平穩的道路”。它通常用來形容一條沒有障礙物、沒有波折、容易行走或者進展順利的道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平道》的拆分部首是“立”和“辶”,其中“立”是手持的意象,表示站直,而“辶”為“走”的意思。

它的總筆畫數為13,具體拆分為:立(5畫)+ 止(4畫)+ 辶(4畫)。

來源

《平道》的來源比較晚,最早見于清代《康熙字典》中。在古代文化中,平道通常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聯繫在一起。

繁體

繁體字中,《平道》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而《平道》的寫法也略有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寫法是“平逃”,其中的“逃”表示避開,躲避,與現在的寫法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這條路非常平道,很適合騎自行車。

2. 她的工作生活都很平道,沒有太多的起起伏伏。

3. 他通過努力和堅持,成功開辟出了一條自己的平道。

組詞

1. 平坦(形容詞)

2. 平穩(形容詞)

3. 平順(形容詞)

4. 平和(形容詞)

5. 道路(名詞)

近義詞

1. 平坦

2. 暢通

3. 順暢

4. 平緩

5. 平穩

反義詞

1. 波折

2. 障礙

3. 曲折

4. 曲線

5. 崎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