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樸慎的意思、樸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樸慎的解釋

樸實謹慎。 晉 孫楚 《井賦》:“絶彼淫飾,安此樸慎,俗尚其華,我篤其信。” 清 姚鼐 《張逸園家傳》:“都禦史為人端凝樸慎,而君慷慨強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樸慎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由“樸”與“慎”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兩字的獨立釋義及古漢語用法綜合理解。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樸(樸)

    • 本義:指未經加工的木材,引申為質樸、淳厚、不加修飾 的自然狀态。《說文解字》注:“樸,木素也。”
    • 引申義:形容人性格誠實、樸素、不浮誇,如“樸實”“樸拙”。
    •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4卷,第1023頁。
    • 本義:謹慎、小心,強調言行需周密思慮。《說文解字》釋:“慎,謹也。”
    • 引申義:含敬畏、自省 之意,如“慎獨”“慎重”。
    •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1165頁。
  2. 樸慎

    • 合成詞義:形容人兼具質樸與謹慎 的特質,即性情淳厚而行事審慎,強調内在純真與外顯穩重的統一。
    • 用例:多見于古籍中對君子品德的描述,如“其人樸慎,不妄言笑”。
    •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4卷,第1025頁(“樸”字條目下的複合詞例)。

二、引申義與語境分析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古代典籍:

    《莊子·天道》雲:“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争美。”其中“樸素”與“樸慎”的“樸”内核一緻,均指向自然本真。

    來源: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1983年)第346頁。

  2. 近現代用法:

    梁啟超《新民說》論及“私德”時,以“樸慎”形容傳統士大夫的操守,稱其“守拙藏鋒,不失本心”。

    來源:《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三冊,第718頁。


四、語義關聯與近義詞

詞彙 核心義 與“樸慎”的關聯
淳謹 厚道謹慎 側重品性溫厚,與“樸慎”義近
端悫 正直誠謹 強調行為端正,與“慎”義重疊
木讷 質樸寡言 近“樸”而弱化“慎”的審慎維度

五、現代使用建議

當代語境中,“樸慎”多用于書面語或對曆史人物的評價,如:“先生為人樸慎,治學尤重實證。”需注意其古典色彩,避免口語濫用。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等編,商務印書館,2005年)
  4.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網絡擴展解釋

“樸慎”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為樸實謹慎,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例句

  1. 晉代孫楚《井賦》:
    “絶彼淫飾,安此樸慎,俗尚其華,我篤其信。”
    (意為:摒棄浮華裝飾,堅守樸實謹慎;世俗崇尚華麗,我獨秉持誠信。)

  2. 清代姚鼐《張逸園家傳》:
    “都禦史為人端凝樸慎,而君慷慨強果。”
    (描述都禦史性格端正、樸實謹慎,而另一人則豪邁果敢。)


三、讀音與争議


四、近義詞與用法


五、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鵶芭蕉鮑夕陽北緯逋叛曹伍常故騁辨崇闳酬許出庭費逮行獃子倒拽鼎助高亞個案割損功率宮判公筵豪爽懽會華纓諱迹交懷季庫舊學卷筆刀狙狙刊究客訴梁台曆落林下清風俚儒流庽論柄悶悶不樂紐扣僑戶旗警勤劬蕤綏舌端月旦設罝水窦説得說好嫌歹飔風騰出田饩條苗通賂帷車衛所文場相持下秩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