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囊的意思、缥囊的詳細解釋
缥囊的解釋
用淡青色的絲綢制成的書囊。亦借指書卷。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詞人才子,則名溢於縹囊。” 呂向 注:“縹,青白色;囊,有底袋也,用以盛書。”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城西開善寺》:“當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縹囊紀慶,玉燭調辰。” 唐 常衮 《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詩:“縹囊披錦繡,翠軸卷瓊琚。” 清 錢謙益 《移居》詩之二:“典庫收藏三篋在,巾箱裝載五車同。縹囊緗帙紛如畫,好著移居物色中。”
詞語分解
- 缥的解釋 缥 (縹) ǎ 青白色,淡青。 青白色的絲織品:缥帙(書衣,亦指書卷)。 缥 (縹) ā 〔缥缈〕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如“虛無缥缥”。亦作“飄渺”。 〔缥缥〕輕輕飛起來的樣子。 (縹) 筆畫數
- 囊的解釋 囊 á 口袋:藥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囊生〕藏語,中國西藏農奴主家的奴隸。亦稱“朗生”。 像口袋的東西:膽囊。膠囊。囊腫。 囊 ā 〔囊膪〕豬的乳部肥而松軟的肉。 〔囊揣〕a.虛弱,懦弱
專業解析
缥囊(piǎo ná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詞彙,特指古代用于盛放書籍或卷軸的淡青色絲帛制成的書袋。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解析
- 缥:本義為淡青色的絲織品。《說文解字》釋:“缥,帛青白色也”,指青白色絲帛,後引申為淡青色。
- 囊:意為袋子、口袋。《說文解字》載:“囊,橐也”,泛指收納物品的容器。
二者結合指用淡青色綢緞制成的書籍裝具,常見于典籍記載。
二、文化功能
- 書籍保護:古代以缥囊包裹書卷,防塵避損,如《隋書·經籍志》載:“分為四部,盛以缥囊”。
- 身份象征:青白色絲帛象征雅潔,多為文人藏書所用,體現對典籍的珍視。唐代李善注《文選》雲:“缥,青白色;囊,有底袋也,用以盛書”。
三、文獻例證
- 《昭明文選》:李善注引《洛陽記》稱國家藏書“皆用缥囊書帙”,可見其官方典籍裝幀規格。
- 《隋書·經籍志》:詳載典籍整理時“總集編次,存為古本,以紫檀為軸,缥囊十重”,反映其保護功能。
四、引申意義
後衍生為典籍的代稱,如清代葉廷琯《吹網錄》以“缥囊散帙”喻藏書之富,凸顯其文化符號意義。
權威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缥囊"詞條釋為“用淡青色絲帛制成的書囊”。
-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對“缥”“囊”的形義解析。
- 《隋書·經籍志》(中華書局點校本)載典籍裝幀制度。
- 《文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善注引文獻考據。
- 國學大師網站(www.guoxuedashi.com)整合多部辭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缥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書卷或裝書的容器。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缥囊”指用淡青色的絲綢制成的書囊,後引申為書卷的代稱。其中“缥”為青白色,“囊”即袋子,合稱形容古代用于盛裝書籍的絲質袋子。
-
曆史引證
- 《隋書·經籍志一》記載:“但錄題及言,盛以缥囊”,說明其作為書袋的用途。
- 南朝蕭統《〈文選〉序》提到“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缥囊”,呂向注:“用以盛書”,進一步印證其與文人典籍的關聯。
- 《洛陽伽藍記》中“缥囊紀慶”一句,則以借代手法表達典籍記錄祥瑞之事。
-
結構與用途
- 材質:淡青色絲綢(“缥”為青白色絲帛)。
- 功能:古代書籍多為竹簡或帛書,需用絲囊保護,此類書囊兼具收納和象征文化的作用。
-
相關翻譯
英語中可譯為“book bag made of silk”,體現其材質與用途。
總結來看,“缥囊”既是古代書籍的實物載體,也是文獻典籍的雅稱,常見于描述文化昌盛、典籍繁多的語境中。
别人正在浏覽...
百歲之好波文不乃羹趁願車子踹踐傳衍詞正理直翠禽大端單純等離子态堤封惇淳奉倩獦狚公耳忘私關上顧正紅何至于此化緝歡氣幻聽見財讦切絕路逢生堪以告慰零歇漫天蓋地冒慘逆天違理瞥面皮匠牽闆彊項祇令輕車傾頓岐岖杞人憂天器象散宕山幽詩章贖死速効踏镫貪罔佻浮通彙秃穎王孫貴戚無窮小五姓谺坼詳慮纖疏蕭散小翼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