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片許的意思、片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片許的解釋

少許;些微。《禮記·禮器》“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 唐 孔穎達 疏:“人身體、髮膚骨肉、筋脈備足,乃為成人,若片許不備,便不為成人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片許"是由"片"與"許"組成的複合量詞,在古漢語中多用于表示事物的微量狀态。《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極少量的事物",其中"片"取《說文解字》"判木為片"的剖分義,引申為事物碎化後的細小單位,"許"則源自《玉篇》"聽也"的允準義,在此語境中轉化為對事物存在狀态的限定。

在具體運用中,該詞常見于明清文獻,如《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片許藥石難醫",通過"藥石"與"片許"的對照,凸顯用藥量的微小。現代漢語研究中,王力《古代漢語》将其歸入"微量稱數法"範疇,指出這種構詞方式體現了漢語量詞系統對事物細微狀态的精準表達能力。

從語義演變角度看,《漢語量詞史》揭示該詞經曆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發展軌迹:早期多用于具體物質(如"片許銀兩"),清代漸擴展至抽象概念(如"片許希望")。這種曆時性變化印證了漢語量詞系統在認知範疇化過程中的動态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片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片許”指少許、些微,表示數量或程度上的微小。例如《禮記·禮器》中提到的“若片許不備,便不為成人也”,即強調身體若有絲毫缺損,便不能稱為“成人”。

二、詞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對《禮記》的注釋,原文為:“人身體、髮膚骨肉、筋脈備足,乃為成人,若片許不備,便不為成人也。”。此處通過比喻說明“完整性”的重要性,以“片許”反襯極小的缺失。

三、用法與示例

  1. 古代用法:多用于強調事物的細微性,如“片許不備”指微小的不完整。
  2. 現代用例:偶見于文學或口語中,例如:“右邊照片中片許的藍紫色,實為二月蘭”,或形容聲音交織的場景:“鬥嘴聲、聊天聲交織成一片,許多奇聞由此傳播”。

四、相關詞彙

五、發音與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例句,可參考《禮記》注疏及相關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酋柏樹台半邊蓮八嵎悲痛谄闇嘗穢産物朝飧成效傳繼撮白檔兒搭載對本二丑糞清賦恤甘嗜更休管叔馉餔荒天卉裘交辭嬌妬潔婦诘诎聱牙進課跨鳳魁俊苦口髡祝老俵連譜離倫廪費龍棚露眼明日黃花颞顬朋齒破昏剖訴輕猾區隅認軍旗上陳深郁詩匳梳掃天青筒管脫樊枉刻葦薄危脆文武差事香附子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