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偏記的意思、偏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偏記的解釋

(1).亦作“ 偏紀 ”。 唐 劉知幾 謂史書除編年、紀傳二體外,還有十流。其一為偏紀,是記近事的短篇,如 漢 陸賈 《楚漢春秋》、 樂資 《山陽公載記》等。見《史通·雜述》。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一》:“ 裴松之 之註《三國》也, 劉孝标 之註《世説》也,偏記雜談,旁收博采,迨今藉以傳焉。”

(2).猶最憶。 前蜀 魏承班 《黃鐘樂》詞:“偏記同歡秋月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偏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 史書體裁
    指古代史書中除編年體、紀傳體之外的一種短篇記事形式,主要用于記錄近期事件。例如漢代陸賈的《楚漢春秋》、樂資的《山陽公載記》等。唐代劉知幾在《史通·雜述》中将史書分為十類,其中“偏記”位列第一。

  2. 文學表達中的“最憶”
    在詩詞中,“偏記”可表示“最深刻的回憶”。如五代前蜀詞人魏承班的《黃鐘樂》中“偏記同歡秋月低”,即用此意。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偏記”解釋為“偏袒”,但這一含義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少見,可能與現代語言演變或個别語境下的引申義相關。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上下文進一步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偏記》是什麼意思

《偏記》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片面地紀錄或記述,具有主觀性質和一定的偏頗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偏記》的部首為人字旁(亻),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偏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時候,人們為了更好地表達思想、與他人交流,開始用筆畫、構造詞語的形式來傳遞信息。《偏記》是其中一個詞語的結果。

繁體

《偏記》是《偏記》的繁體寫法,除了筆畫稍有不同外,意思和拼音均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在略有不同。不過,對于《偏記》一詞的寫法并沒有較大變化,仍然是以人字旁為部首的形式。

例句

以下是《偏記》一詞的例句:

  1. 他的記錄有些偏記,不能全面反映真實情況。
  2. 這本書隻是作者的偏記,不能當作客觀的曆史資料。

組詞

以下是由《偏記》衍生出的一些組詞:

  1. 偏見:指主觀偏頗的看法或立場。
  2. 偏愛:偏向于喜愛某個人或事物。
  3. 偏心:對某個人或一方有偏向,不公正。

近義詞

以下是與《偏記》意思相近的一些詞語:

  1. 偏執:指思想、行為、心理等偏于偏執狹隘。
  2. 偏見:主觀偏頗、不客觀的看法。
  3. 偏心:對某人、某方有偏袒。

反義詞

以下是與《偏記》意思相反的一些詞語:

  1. 客觀:客觀、公正地描述或記錄。
  2. 全面:全面地反映或論述。
  3. 公正:公正、無偏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