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徐的意思、安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徐的解釋

安詳從容。《管子·勢》:“故賢者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國語·越語下》:“宜為主人,安徐而重固。” 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視聽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語太平事,歷歷可聽。”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三:“内雖荏,而色若厲焉;行無防檢,而步趨若安徐焉;識者病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古代文獻中可見其蹤迹。其含義可從字義和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指神态、舉止或态度從容不迫,安穩而舒緩。強調一種平和、穩重、不急躁的狀态。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釋義為:"安詳從容。"(來源:權威辭書釋義)

二、單字解析

三、典籍用例佐證

此詞多見于先秦至漢代的文獻,體現古人推崇的修養境界:

  1. 《管子·勢》:"安徐正靜,柔節先定。"

    ——描述為政者應保持安穩從容、沉靜端正的姿态,以柔韌的節操應對變化。

  2. 《鬼谷子·符言》:"安徐正靜,其被節無不肉。"

    ——強調君主儀态安詳從容,則行為節度自然寬厚仁和。

  3. 《韓詩外傳》亦有類似表述,體現當時對君子風範的共性認知。

結論

"安徐"是形容身心沉穩、動作舒緩、氣度從容的書面語詞彙,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内在修養與外在儀态和諧統一的追求。其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辭書,典籍出處可查證《管子》《鬼谷子》等先秦諸子文獻。(注:因引用内容源自經典古籍及權威辭書,無直接可鍊接的現代網頁來源,建議查閱相關紙質或專業數據庫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安徐”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表示安詳從容、平靜安穩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安徐”由“安”和“徐”組合而成:


古典文獻出處

  1. 《管子·勢》提到:“賢者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強調賢者以從容鎮定作為處事原則。
  2. 《國語·越語下》載:“宜為主人,安徐而重固”,形容人穩重而堅定的儀态。
  3. 唐代陳鴻在《東城老父傳》中描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體現人物言語從容、精神内斂的特點。

使用場景


擴展知識

“安徐”常與“正靜”連用(如“安徐正靜”),進一步強調思慮精誠、心氣平靜的狀态。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管子》《國語》等古籍,或查閱、的詳細引用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耨達池八角鼓苞納邊防站辨約不入眼唱善車廠侈樂沖梯綽約多姿摧顔帝極鼎折餗覆動人東又不着,西又不着燔刑菲敬風荷祓禊焊條和暢和氏璧宏衍煥然如新緩獄回遷舊營生狷厲俊弼居址刊除坎深墾區科谪老大晌鍊達镂玉裁冰鸾台侍郎綠慘紅愁棉鈴廟殿南山宗拍落托賠房偏短普通教育跷生生輕齎哨守實坯坯水瓢説诳摅舒宿業天寶威猛暐烨無丁字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