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袍澤的意思、袍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袍澤的解釋

[fellow officers] “袍”與“澤”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稱。長袍與内衣;後來稱軍隊中的同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詩經·秦風·無衣》

袍澤之誼

袍澤故舊

詳細解釋

亦作“ 袍襗 ”。戰袍和襯衣。澤,通“ 襗 ”。《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鄭玄 箋:“襗,褻衣,近污垢。” 孔穎達 疏:“襗是袍類,故《論語》注雲:‘褻衣,袍襗也。’”後遂稱軍隊中同事為“袍澤”。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五鎮長官,多舊日袍澤,藉此淵源,重申前次獨立之默契,事無不可成者。” 趙樸初 《讀朱6*德委員長泸州詩敬作》詩:“舊時袍澤同盟侶,化為蠻觸争蝸涎。”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袍澤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袍澤”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可通過以下維度解析:

一、詞源與出處

“袍澤”最早出自《詩經·秦風·無衣》,詩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中,“袍”指長外衣,“澤”(通“襗”)指貼身内衣,兩者代指士兵的衣物。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
    指戰袍與内衣,即古代軍人的衣着。《詩經》通過“同袍”“同澤”表達士兵共享衣物、共度艱苦的境況。
  2. 引申義:
    因衣物象征共同生活,後引申為軍中同事,特指戰友關系。如鄭玄注《詩經》時提到“澤”為“亵衣”(貼身衣物),孔穎達進一步解釋為“袍襗”。

三、文化象征

該詞承載了團結互助的精神,常用于形容軍人之間生死與共的情誼。例如《無衣》作為秦國軍歌,體現了士兵同仇敵忾、并肩作戰的意志。

四、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袍澤”多用于軍人互稱,表達戰友間的深厚情誼,如“袍澤之誼”“袍澤故舊”等用法。部分文獻亦擴展至形容共同經曆患難的人際關系。

示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 《詩經·秦風·無衣》
“袍澤之誼” —— 現代常見表達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袍澤”不僅是一個曆史詞彙,更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戰友情的深刻诠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袍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德行、恩惠、恩德”。下面我們逐一介紹袍澤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袍澤的左邊是袍字的部首衣,右邊是澤字的部首水。袍澤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說文解字》中解釋袍澤為“上有德行也”,表示美德和恩德之意。 繁體: 繁體字為袍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袍澤時,可能有一些變化。然而,現代漢字将袍澤寫成了“袍澤”。 例句: 1. 他一生行善積德,為世人樹立了良好的袍澤。 2. 那位慈善家用自己的袍澤幫助了無數的貧困家庭。 3. 一個人的袍澤可以決定他在社會中的聲譽和地位。 組詞: 袍澤在組詞中可以與其他漢字結合,形成新的詞語,如袍澤福、袍澤人情等。這些詞語都帶有與袍澤相關的含義。 近義詞: 褒揚、美德、恩德。 反義詞: 敗德、惡行、惡德。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了解了袍澤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代漢字寫法以及例句。同時,我們還了解到袍澤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使我們更全面地了解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