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ternate capital] 舊時在首都以外另設的首都
(1).在首都以外另設的首都。 嚴複 《原強》:“往者 日本 以寥寥數艦之舟師,區區數萬人之衆,一戰而剪我最親之藩屬,再戰而陪都動搖,三戰而奪我最堅之海口,四戰而 威海 之海軍大替矣。” 魯迅 《僞自由書·戰略關系》:“其實,現在一切準備停當,行都陪都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學生,也已經各自喬遷。”
(2).特指抗 日 戰争時期的 重慶 。 續範亭 《聞陪都文化界演<屈原>有感》詩:“聞道陪都吊國殤,名流巨子齊登場。 屈原 身份誰能肖, 沫若先生 自上裝。”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六:“抗戰以來,就在外面勤勞奔走,為國服務,從 南京 到 武漢 ,又從 武漢 到陪都 重慶 。”
“陪都”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特殊概念,指在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與首都并稱“兩京”,其制度被稱為兩京制或陪都制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陪都是首都的輔助性都城,承擔補充首都功能的作用,通常基于地緣政治或軍事防禦需求設立。例如宋代建康(今南京)和抗戰時期的重慶,均是當時的陪都。
陪都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的體現,通過多核心布局實現國土均衡管理,并在政權更疊或危機時提供緩沖空間。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制度細節,可查閱網頁來源中的曆史文獻或權威辭典。
《陪都》是指在國家或地區的政治中心外,設立副中心或陪同中心,以提供行政、政治和經濟支持的城市。
《陪都》的拆分部首是阝(阜),總共有11畫。
《陪都》一詞是由“陪”和“都”兩個漢字組合而成。
繁體字為「陪都」。
在古代寫法中,陪都可以寫作「陪亣」。
1. 這座城市是國家的陪都,承擔着副中心的職責。
2. 他們選擇将公司的總部從首都遷移到了這個陪都。
1. 陪同:“陪”指陪伴、陪同,常用詞彙為“陪同”。
2. 都市:“都”指城市、都市,常用詞彙為“都市”。
副中心、附屬中心
首都、中心城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