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袍哥的意思、袍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袍哥的解釋

[a reactionary gang in south-west China before liberation] 舊時西南各省的一種反動幫會的成員,也指這種反動幫會組織

詳細解釋

(1).舊時活動于西南各省的幫會名。成員多數為城鄉**,成分複雜。 粟戡時 《湘路案》:“據彼等雲, 四川 準備已甚充足,以袍哥、棒客為基礎,人數衆多,遍布全 川 。” 吳玉章 《從甲午戰争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十二:“我的大哥在 四川 哥老會中有相當地位……通過他的介紹,我就算入了袍哥。”

(2).指袍哥幫會成員。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二:“據說,袍哥刀客身上,縱就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戳上幾十個鮮紅窟窿,倒不算什麼,惟有被王法打了,不但辱沒祖宗,就死了,也沒臉變鬼。” 沙汀 《困獸記》十六:“多數本地客人,他同他們一般也都毫無交情可言。他們不是袍哥,就是糧戶。”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袍哥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袍哥是清代至民國時期盛行于中國西南地區(尤以四川、重慶為中心)的民間秘密結社組織,屬哥老會分支,具有鮮明的江湖幫會色彩和地域文化特征。其名稱與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核心含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袍哥”指“舊時西南各省的一種幫會成員”。該詞由“袍”與“哥”複合而成:

二、曆史淵源與組織性質

袍哥組織源于清初反清複明運動,後演變為地方自治團體。其特點包括:

  1. 秘密結社屬性:初期為地下組織,以“江湖義氣”為紐帶,形成嚴密的等級制度(如“龍頭”“舵把子”等職銜)。
  2. 社會功能雙重性:
    • 積極層面:調解民間糾紛、赈濟貧困、維護地方秩序(如清末四川保路運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 消極層面:部分分支涉足鴉片貿易、賭博等非法活動,後期與軍閥勢力交織。

三、文化符號與行為特征

袍哥文化深刻融入西南社會生活,形成獨特符號體系:

四、現代演變與文化遺存

1949年後袍哥組織消亡,但其文化影響仍存: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第12卷,第987頁。
  2. 王笛《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村的暴力與秩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三章。
  3. 秦和平《四川袍哥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緒論及第二章。
  4. 孫江《秘密結社與中國革命》,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四章第三節。
  5. 《四川省志·民俗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社會團體篇。

網絡擴展解釋

袍哥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盛行于四川(含今重慶)、雲南、貴州等地的民間幫會組織,其名稱和内涵具有以下特點:

一、名稱來源

  1. 《詩經》淵源:取自《詩經·秦風·無衣》中“與子同袍”之義,強調成員間如兄弟般共患難的情誼。
  2. 諧音寓意:“袍”與“胞”諧音,象征成員間如同胞兄弟的緊密關系。

二、曆史起源與發展

三、組織結構與特征

  1. 層級制度:分“仁、義、禮、智、信”五堂,成員按“排”劃分,首領稱“坐堂大爺”。
  2. 道德信條:以“五倫八德”為準則,強調忠義、信義等傳統倫理。
  3. 分類活動:
    • 清水袍哥:以士紳、商人為主,參與地方事務和公益(如修橋鋪路)。
    • 渾水袍哥:涉及暴力、走私等非法活動。

四、社會影響與評價

五、文化意義

袍哥文化體現了近代中國底層社會的互助需求與江湖義氣精神,其複雜的組織結構和社會角色成為研究近代西南地區社會史的重要窗口。

别人正在浏覽...

半導體光(熱)電器件冰散瓦解碧豎篦頭鋪策進鈔胥充美處劑撮哄地鑪杜陵風雨手頓顇兒女情長煩忙肥力風流奮恚府解該綜高話閨房皓月千裡黑錫黃碘漸離兼洽監斬假如戒持金陵嫉邪具悉克食勞政令胤俪偕漏屋鹭鹚毛腳鷄沒頭鬼蒙夫木斤陪錢貨皮廌佥然巧诋權媢三朝五日散地沙堰舍己為人射莎識水性詩王棠郊成政夏景饷鞘相儀戲渎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