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龐言的意思、龐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龐言的解釋

拉雜的話。龐,通“ 庬 ”。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詩人一歎三詠,感寤具存,龐言繁稱,道所不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龐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一定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龐言(拼音:páng yán)指拉雜冗長的話,其中“龐”通“庬”(意為龐雜、多而亂)。該詞常用于形容語言表達中繁瑣、不精煉的内容,帶有貶義色彩。

2.文獻出處

明代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提到:“詩人一歎三詠,感寤具存,龐言繁稱,道所不貴。”此句批評過度堆砌辭藻的現象,強調簡潔表達的重要性。

3.字義解析

4.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批評或日常交流中,形容冗長、缺乏重點的言論。例如:“文章應避免龐言贅述,力求精煉。”

5.注意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誇大其詞或虛假的言辭”,但主流詞典及文獻(如漢典、滬江詞典)均以“拉雜的話”為核心釋義,需注意區分語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鏡總論》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龐言

龐言(páng yán)的意思是指言辭繁瑣冗長,有時誇大其詞或者說大話。在古代文獻中,龐言往往用來形容一些誇張的言辭或者文辭過分绮麗的修辭手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龐言的拆分部首是廣(guǎng)和言(yán),其中“廣”表示廟堂大殿,也表示事物的廣闊,而“言”則表示言語、說話的意思。這個詞一共由10個筆畫構成。

來源

龐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宗伯》一書中,用來形容官員在春祭時做的奏章過長或修辭繁瑣。後來,龐言的意義逐漸擴展到其他場景,用來形容言論或文辭過于誇張的文字。

繁體

繁體字“龐言”為「龐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龐言」的寫法略有不同,「龐」這個字更接近于「龍」的形狀,而「言」則有一點像人走的樣子。

例句

1. 他的演講充斥着龐言,讓人聽得摸不着頭腦。

2. 她天花亂墜的龐言讓人很難相信她所說的是真的。

組詞

龐大、龐雜、龐然大物

近義詞

誇張、浮誇、雄辯

反義詞

簡潔、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