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杂的话。庞,通“ 庬 ”。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人一叹三咏,感寤具存,庞言繁称,道所不贵。”
“庞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一定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庞言(拼音:páng yán)指拉杂冗长的话,其中“庞”通“庬”(意为庞杂、多而乱)。该词常用于形容语言表达中繁琐、不精炼的内容,带有贬义色彩。
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提到:“诗人一叹三咏,感寤具存,庞言繁称,道所不贵。”此句批评过度堆砌辞藻的现象,强调简洁表达的重要性。
多用于文学批评或日常交流中,形容冗长、缺乏重点的言论。例如:“文章应避免庞言赘述,力求精炼。”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其解释为“夸大其词或虚假的言辞”,但主流词典及文献(如汉典、沪江词典)均以“拉杂的话”为核心释义,需注意区分语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镜总论》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庞言(páng yán)的意思是指言辞繁琐冗长,有时夸大其词或者说大话。在古代文献中,庞言往往用来形容一些夸张的言辞或者文辞过分绮丽的修辞手法。
庞言的拆分部首是广(guǎng)和言(yán),其中“广”表示庙堂大殿,也表示事物的广阔,而“言”则表示言语、说话的意思。这个词一共由10个笔画构成。
庞言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宗伯》一书中,用来形容官员在春祭时做的奏章过长或修辞繁琐。后来,庞言的意义逐渐扩展到其他场景,用来形容言论或文辞过于夸张的文字。
繁体字“庞言”为「龐言」。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庞言」的写法略有不同,「庞」这个字更接近于「龙」的形状,而「言」则有一点像人走的样子。
1. 他的演讲充斥着庞言,让人听得摸不着头脑。
2. 她天花乱坠的庞言让人很难相信她所说的是真的。
庞大、庞杂、庞然大物
夸张、浮夸、雄辩
简洁、真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