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槃都丞的意思、槃都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槃都丞的解釋

對文具盒的戲稱。 宋 林洪 《文房圖贊》:“ 槃都丞 ,名 藏 ,字 利用 ,號 通悟先生 。”按,舊時放置文具的器皿稱都盛盤,或都珍盤,故戲封之為“盤都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槃都丞”是一個古代對文具盒的戲稱,其解釋綜合如下:

  1. 詞義解析
    該詞由“槃(盤)”“都”“丞”三字組成:

    • 槃:通“盤”,指盛放物品的器皿。
    • 都:取自“都盛盤”或“都珍盤”,為古代文具盒的雅稱。
    • 丞:官職名,此處以拟人化方式戲稱文具盒為“官員”,體現文人趣味。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宋代林洪《文房圖贊》,書中将文具盒拟人化,稱其名為“藏”,字“利用”,號“通悟先生”。這種命名方式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文房用具的雅趣,常以官職或稱號賦予器物人格化特征。

  3. 文化内涵
    該詞屬于“文房戲封”傳統,即通過幽默的官職封號體現器物功能。例如,硯台稱“石虛中”(字“居默”),毛筆稱“毛中書”,而文具盒因收納功能被戲封為“丞”(輔佐之職)。

  4. 字形與讀音

    • 拼音:pán dōu chéng
    • 異寫:亦作“盤都丞”。

總結來看,“槃都丞”是宋元時期文人雅士對文具盒的拟人化戲稱,兼具實用描述與文化隱喻,體現了古代文房文化的诙諧與藝術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槃都丞的意思

《槃都丞》(讀音pán dū chéng)實際上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指的是官職中的“管理員”或“主管官員”。在古代,各地政府機構會設立類似于現代行政區劃中的“州縣”的行政單位,而槃都丞就是這個單位中的主管官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槃都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十”,其中“木”表示木材,而“十”則為數字符號。根據筆畫計算,整個詞語共有16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字

《槃都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在明朝以前,中國古代的縣設有一個名為“槃都丞”的官職,主要負責管理縣一級的政務和行政事務。

在繁體字中,可以使用“盤都丞”的形式來代替“槃都丞”,保留了字形的特點,但在簡化字中已經逐漸不再使用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尚無明确的官方标準。因此,具體的字形會有一定的變化。然而,大體上來說,《槃都丞》這個詞的字形并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

例句

1. 這位槃都丞負責管理本縣的各項行政事務。

2. 槃都丞根據上級要求,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規劃方案。

組詞

槃都丞沒有可以直接與之組成複合詞的常用詞彙。它主要用作一個獨立的詞語,用于指代古代的官職。

近義詞和反義詞

類似于槃都丞的官職還有州丞、縣丞、縣守等,它們也都是古代官制中主要負責地方行政管理的官員。近義詞可以有其他官職詞彙,如州丞、縣丞等。

槃都丞的反義詞可以認為是“民衆”或“群衆”,因為槃都丞是上級政府機構對地方行政進行管理的官員,而民衆則代表着被管理的對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