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潘安的意思、潘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潘安的解釋

晉 潘嶽 。 嶽 字 安仁 ,故省稱“潘安”。 潘安 貌美,故詩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稱。 唐 元稹 《賦得九月盡》:“ 潘安 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明 高濂 《玉簪記·重效》:“國士 潘安 ,賢門 孟光 ,芳姿玉立珪璋。”《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到了那個探花,説甚麼 潘安 般貌, 子建 般才。”《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俦》:“難道真個嫌我丑陋……一定要選個 陳平 、 潘安 不成?”《新華文摘》1982年第2期:“多半因為吃了我應分的母奶,他才長成這般 宋玉 之容、 潘安 之貌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潘安(247年-300年),本名潘嶽,字安仁,西晉著名文學家,因《晉書》記載其外貌"姿容既好,神情亦佳"而成為中國古代美男子的代名詞。作為漢語文化符號,"潘安"一詞具有以下三層釋義:

一、本義指曆史人物 潘嶽是河南郡中牟縣(今屬河南鄭州)人,官至黃門侍郎,為"金谷二十四友"之首,著有《閑居賦》《秋興賦》等作品。《世說新語·容止》載其"妙有姿容,好神情",少年時攜彈弓出遊,常被婦女圍觀投擲果品,形成"擲果盈車"典故。

二、引申為美男子代稱 自唐代始,"潘安"演變為容貌俊美者的通稱。杜甫《花底》詩雲"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白居易《不準拟二首》亦有"多于賈誼長沙苦,小校潘安白發生"之句,均以潘安喻指美儀容者。

三、定型為漢語固定語彙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明确标注"潘安"詞條含兩個義項:1.晉代美男子潘嶽;2.借指貌美的男子。該詞至今保留在"貌若潘安""才比子建,貌若潘安"等成語中,常見于文學作品對男性外貌的贊美表述。

根據《中國曆史人物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記載,潘安與宋玉、衛玠、蘭陵王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其文學成就亦不容忽視,《文心雕龍》評其"潘嶽敏給,辭自和暢",現存詩賦作品收錄于《昭明文選》達八篇之多。

網絡擴展解釋

潘安是中國古代對美男子的經典代稱,其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名字由來

  1. 本名演變:本名潘嶽(247-300年),字安仁。因後人認為其德行與"仁"不符(如依附賈谧集團),遂省去"仁"字稱"潘安"。
  2. 代稱起源:出自杜甫詩句"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後世以此固定稱謂。

二、曆史人物原型

  1. 身份地位:西晉文學家、政治家,位列"金谷二十四友"之首,與陸機并稱"潘江陸海"。
  2. 外貌特征:以"容貌俊美"聞名,與宋玉、衛玠、蘭陵王并稱古代四大美男之首。
  3. 仕途軌迹:曆任河陽縣令(推廣桃花種植,形成"河陽一縣花"典故)、廷尉評等職,後卷入政治鬥争被誅。

三、文學成就

代表作《悼亡詩》開創悼亡文學先河,《秋興賦》《閑居賦》等辭賦展現其文采。現存作品收錄于《潘黃門集》。

四、文化影響

  1. 語言符號:成語"貌若潘安"、"擲果盈車"均源于其形象。
  2. 文學意象:明清小說常用"潘安之貌"形容男性美貌,如《醒世恒言》《兒女英雄傳》等。

注:更多生平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如《晉書·潘嶽傳》。

别人正在浏覽...

白紙荜門蓬戶餐痂長髯主簿楚戶吹篪乞食春豔磁場賜戟辭滿催逼皴染打車代筆當魱地門東都門東橫西倒動氣二郎幡華負案孤丁故葉護蒇會厭魂壓怒濤見法檢栝驕奢淫泆郊祀歌金珂餽歲吏方利利灑灑離判留言落花媒人麻痹磨蹭囊漏儲中漰湍謙仁悄默親朋上兌神合飾智矜愚刷啦樹杪束素屬着四華痛毆污穢缃囊鄉墅閑接潚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