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牌印的意思、牌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牌印的解釋

令牌和印信。《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令孜 夜入 建 軍,以節度觀察牌印授 建 。”《資治通鑒·唐僖宗中和四年》:“将佐已下從行者三百餘人,并牌印皆沒不返。” 胡三省 注:“古者授官賜印綬,常佩之於身,至解官則解綬。至 唐 始置職印,任其職者,傳而用之。其印盛之以匣,當官者寘之卧内,别為一牌,使吏掌之,以謹出入,印出而牌入,牌出則印入,故謂之牌印。”《三國演義》第十二回:“萬望明公可憐 漢 家城池為重,受取 徐州 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将》:“虧了夫人 侯氏 ,有膽有謀,昨夜畫定計策;差俺捧着牌印,前來送交,就請他進城筵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牌印,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指古代官府中象征權力、用于證明身份和執行公務的令牌與官印的合稱。其具體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 牌: 指令牌、符牌。古代用金屬、木材或玉石等制成,刻有文字或圖案,作為官員身份、職權的憑證,或用于傳達命令、通關過卡的信物。例如,官員出行時用以證明身份的“腰牌”、“牙牌”,調兵遣将用的“兵符”、“令箭”等都屬于“牌”的範疇。
    • 印: 指官印、印章。由官府頒發,代表官職、機構或個人的權力和信用,用于钤蓋在公文、契約、告示等文書上,以證明其合法性和權威性。官印通常由特定材質(如金、銀、銅、玉、木)制成,刻有官職名稱或機構名稱。
    • 牌印合稱: “牌印”連用,泛指代表官職、權力和信用的憑證系統,是古代官員行使職權不可或缺的實物象征。掌握“牌印”即意味着掌握相應的權力和責任。
  2. 分字解析與權威參考

    • 牌:
      •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雖未直接收錄“牌”字,但其對“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的解釋,與後世“牌”作為憑證信物的功能一脈相承。
      • 《康熙字典》(清·張玉書等):引《集韻》釋義為“牌牓”,又引《正字通》指為“牙牌”,說明其作為标識、憑證的用途。其作為官府信令的功能在古代典章制度中多有記載。
    • 印:
      •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印,執政所持信也。從爪從卪。”明确指出“印”是執政者持有的信物,其字形結構(爪:手持;卪:符節)也體現了執掌權力的含義。
      • 《康熙字典》(清·張玉書等)引《廣韻》:“符印也。印,信也。”再次強調其作為憑證、信用的本質。官印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3. 曆史應用與語境 “牌印”一詞在古代文獻中常出現于描述官員上任、離職、行使職權或權力交接的場景。

    • 上任履職: 新官到任,需接收前任移交的“牌印”,象征着正式接管該職位的權力和責任。
    • 權力象征: 官員在發布命令、籤署文件、處理公務時,需使用相應的“牌”或“印”,“牌印”是其權威的直接體現。
    • 離職交接: 官員離任時,必須将“牌印”移交給繼任者或上級,完成權力的交接。
    • 文學與史籍: 在古典小說(如《水浒傳》、《三國演義》)和史書(如《宋史》、《明史》)中,常有關于“牌印”的描寫,例如“交還牌印”、“掌了牌印”等,用以刻畫官場運作和權力更疊。

“牌印”是古代中國官僚體系中核心的權力象征物和行政工具。“牌”主要指證明身份、傳達命令的令牌符節,“印”主要指钤蓋公文以昭信用的官印。二者合稱“牌印”,代表了官職所賦予的權威、職責以及處理公務的合法性憑證,常見于官員的任免、履職和權力交接過程中,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

“牌印”是漢語詞彙,指中國古代官員使用的令牌和印信,象征職權與身份。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牌印”由“牌”(令牌)和“印”(印章)組成,是古代官員行使權力的憑證。令牌用于傳達命令或身份識别,印信則用于公文籤署或官方文件認證。兩者結合,代表官職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二、曆史背景與使用制度

  1. 唐代起源
    據《資治通鑒》記載,唐代開始實行“牌印制度”:官員将官印存放于匣中,另設一牌由專人保管。使用時需“牌印互換”——取出印時需交還牌,反之亦然,以此防範濫用職權。
  2. 功能場景
    • 授權與交接:如《新五代史》提到宦官田令孜将節度使牌印授予王建,象征權力轉移。
    • 身份驗證:元代雜劇《襄陽會》中,劉表欲将荊襄九郡牌印交予劉備,體現其作為管轄權的象征。

三、文學與曆史記載

四、現代延伸

如今“牌印”多用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如商标注冊、仿制文物等場景。

“牌印”是古代中國政治體系中重要的權信工具,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反映了傳統官制的嚴謹性。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事件中的牌印使用,可查閱《資治通鑒》或《新五代史》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姑婆邦宰報考巴渝歌裨助道眼谛眂頓兵二忌反樸瘋枝福休鲠議攻索工戰鬼精貴氣圭窬國難當頭海參河市樂鴻案轟擊紅新月會厚恩化俗冱嚴堅厲踐厤姣麗解房羁蹇靜場久負盛名踞守儈賣浪波裡士流螢禮爲情貌曆指攣躄論隲盤羞篇袠青首窮漂鵲衣癯露山岅善歲劭美庶邦書攤私力談客鼟鼟先行官笑調霄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