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排骨的意思、排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排骨的解釋

(1) [spareribs]∶帶少量肉的豬、牛、羊等的肋骨、脊椎骨

糖醋排骨

(2) [entrecote]∶從肋骨間割切出來的牛排

詳細解釋

(1).形容人體消瘦,胸骨顯現于外。

(2).附有部分肉的豬、牛、羊等的肋骨、脊椎骨。供食用。如:他是個排骨,吃不胖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排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排骨指豬、牛、羊等動物剔肉後剩餘的肋骨和脊椎骨,通常附有少量肉質部分,是常見的烹饪食材。在中文語境中,若未特指動物種類,一般默認指豬排骨。


二、分類與特點

根據部位不同,豬排骨可分為:

  1. 小排:腹腔靠近肚腩部分,肉層厚且帶軟骨,適合蒸、炸、烤(需切小塊)。
  2. 子排:連接背脊與腹腔,肉質最嫩但油脂較多,適合紅燒或烤制。
  3. 大排:裡脊與背脊連接處,含肉片和大骨,常用于油炸或鹵制。
  4. 肋排:胸腔片狀排骨,肉薄骨粗,適合烤制或剁塊烹饪。

三、營養價值

排骨富含蛋白質(每100克約18.3克)、脂肪(20.4克)及鈣、磷等礦物質,尤其含有骨膠原和磷酸鈣,有助于補充鈣質,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鹹,可滋陰潤燥、補腎養血。


四、烹饪與文化應用

排骨是中華傳統菜肴的重要食材,例如紅燒排骨、山藥排骨湯等。其烹饪方法多樣,涵蓋炖、烤、炸、鹵等,因部位不同適配不同做法。


其他延伸

如需更詳細菜譜或營養數據,可參考來源、6、5。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排骨》的意思

《排骨》是一個常用詞彙,指的是動物的骨頭切成長條狀,帶有均勻的瘦肉的食材。它通常在烹饪中作為一種重要的肉類食品。

排骨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排骨》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一”字旁,右邊的部首是“骨”字的骨部。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排骨的來源和發展

傳統的排骨通常來自于豬的肋骨或豬脊骨,經過處理和切割而成。排骨因其獨特的肉質和味道,成為許多地方菜肴的主要食材之一。

排骨的繁體字形式

在繁體字中,《排骨》被寫作“排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排骨往往被寫作“羆骨”或者“肨骨”。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常用。

排骨的例句

1. 我喜歡吃炖排骨,肉很酥軟。

2. 這家餐館的紅燒排骨做得非常美味。

與排骨相關的組詞

1. 紅燒排骨

2. 糖醋排骨

3. 排骨湯

4. 排骨炖土豆

與排骨相關的近義詞

1. 肋骨

2. 脊骨

3. 小排骨

與排骨相關的反義詞

1. 素食

2. 雞蛋

3. 蔬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