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女校書的意思、女校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女校書的解釋

(1). 唐 成都 名妓 薛濤 有文才,時人呼為女校書。 唐 王建 《寄蜀中薛濤校書》詩:“ 萬裡橋 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後世因以稱妓女而能文者。 清 全祖望 《錢尚書牧齋手迹跋》:“ 黃忠烈公 見諸弟子有與女校書詩者,輒戒之。”

(2).喻女才子。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訓女》:“不枉了銀娘玉姐隻做個紡磚兒, 謝 女 班姬 女校書。” 明 商景蘭 《贈閨塾師黃媛介》詩:“才華直接 班姬 後,風雅平欺 左氏 餘……今朝把臂憐同調,始信當年女校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女校書是漢語中兼具曆史官職與文學意象的複合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1. 官職起源

    “校書”原指古代校勘典籍的官職,始設于東漢,隸屬秘書省,負責宮廷藏書整理。唐代沿襲此制,設“校書郎”,屬正九品下階,多由科舉進士擔任。此職雖品級不高,但因接觸典籍而備受文人重視。

  2. 文學别稱

    唐代詩人王建在《寄蜀中薛濤校書》中首創“女校書”之稱,贊譽女詩人薛濤的才華。因薛濤身為樂籍卻文采卓然,此稱號逐漸演變為對才情出衆女性的雅稱,尤指通曉詩文的女校書官妓。宋代《太平廣記》亦載“女校書”代指才妓,可見其文學意象的延續。

  3. 詞義擴展

    明清時期,“女校書”詞義進一步泛化,既可指代有學識的女性,亦衍生出對風塵才女的委婉稱謂。例如《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考證,晚清上海文人圈常以“女校書”稱呼精通琴棋書畫的高級藝妓,體現古代社會對女性才華的矛盾認知。

網絡擴展解釋

“女校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對有文才的妓女的雅稱

2.對女性才子的比喻

補充說明

建議在文學或曆史類文本中遇到此詞時,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闇丁成都平原畜畜此段詞窮擔憂倒睫凋槁弟昆定桃冬大麥鬥峻杜鵑花非同兒戲費資桂檝鬼囚桂系滾湯國字函陣哈什赫赫環卧嫮都禍在旦夕椒頌家舍祭報街心公園粳米鯨谿開啟空劾寬諒連峰立地生根離即留馬粒雪露地牛諾許披衫滊鑪搉利驅殄熱呼熱昏煽行市寵束手就殪撕羅私贖擡獎太學外彊中乾外事務時相叫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