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按校的意思、按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按校的解釋

查驗。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後燕錄·慕容熙》:“百寮于宮内設位哭臨,使有司按校哭者,有淚以為忠孝,無淚則加罪。羣臣震懼,莫不含辛以為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按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釋義
    “按校”意為查驗、核對,常用于官方或正式場合的審查行為。該詞由“按”(審查、依據)和“校”(讀jiào,指查對、訂正)組合而成。

  2. 文獻例證
    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後燕錄·慕容熙》記載:“使有司按校哭者,有淚以為忠孝,無淚則加罪。”此處指官員查驗群臣哭喪時是否流淚,以此判定是否忠孝。

  3. “校”的讀音與含義

    • 讀jiào時,表示核對、比較(如“校勘”“校對”)或古代刑具(如“木囚”),此處取“核對”義。
    • 讀xiào時,指學校或軍銜(如“少校”),與此詞無關。
  4.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學術研究。

“按校”是古代對官方查驗行為的表述,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按校”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按校(àn xiào)是一個漢語詞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按和校。按意為按照、依照,校意為校驗、核對。因此,“按校”意指按照或校驗某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按的部首是手,包含了5個筆畫;校的部首是木,包含了8個筆畫。 來源: 按校這一詞語起源于古代書法,當時人們通過按照已有的字迹進行真迹校對,以确定字的正确形态。隨着時間的推移,按校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意思。 繁體: 按校的繁體字為「按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按校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請參考古代字典。 例句: 1. 這份文件需要按校再次确認。 2. 他按校了每一筆金額以确保準确性。 組詞: 按規、按序、校對、校訂、校驗、按原樣校對 近義詞: 依照、遵循、核驗 反義詞: 不按照、不校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