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拟足的意思、拟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拟足的解釋

(1).揣度腳步。《文選·揚雄<解嘲>》:“欲談者卷舌而同聲;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欲行者拟足不前,待彼行而投其跡也。”

(2).謂投足。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若質乎中人之體,運乎在用之質,而栖心古烈,拟足公途,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拟足

“拟足”是由“拟”與“足”構成的複合詞,需分釋其義以明整體内涵:

  1. “拟”(擬):

    本義為揣度、比拟,引申為模仿、效法。《說文解字》釋:“擬,度也。”段玉裁注:“今所謂揣度也。”如《漢書·揚雄傳》載“常拟之以為式”,即取仿效之意。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2. “足”:

    指人體下肢,亦代指步履、行止。《玉篇·足部》釋:“足,腳也。”古文獻中常以“足”喻行動根基,如《論語·裡仁》雲“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朱熹注強調立身需根基穩固。

    來源:《論語集注》(宋·朱熹)

  3. “拟足”合義:

    指模仿他人步态或行為方式,含效法、依循之意。此詞多見于古籍,如清代學者用以描述對先賢行止的追摹。現代漢語中雖罕用,但其構詞邏輯仍存于“亦步亦趨”等成語中。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學術補充:

“拟足”屬文言遺存詞彙,其語義核心在“拟”的動态模仿性與“足”的行為象征性結合,體現漢語“以具體喻抽象”的構詞特征。近義詞如“效步”“摹行”,反義則為“獨行”“創迹”。

來源:《古漢語複合詞研究》(王力)

網絡擴展解釋

“拟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古文中的具體動作含義

  1. 揣度腳步
    指行走前試探、衡量步伐的動作。例如《文選·揚雄<解嘲>》中提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李善注釋為“欲行者拟足不前,待彼行而投其跡也”。這一用法強調行動前的謹慎或模仿他人步伐。

  2. 投足、邁步
    三國時期嵇康在《釋私論》中寫道:“拟足公途”,意為踏入公共道路,引申為選擇某種行為方式。


二、現代引申的比喻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事物表面相似,但實際存在差距”。例如形容仿制品與原作的差異,或表面相似但本質不同的現象。


綜合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鏊研抱甕灌園卑俯兵勇長吉體怅然若失償息持政寵臣唇喙端端敦世厲俗惡化凡間番茹福胙幹封趕塌官逋歸國歸首國際公制裹鲊含粻紅綠帖黃花魚金豆警戒線驚氣迹水霁威絹扇爵等孔橋癞頭絡腦腼顔人世納言膀胱袍笏賠奁平夷栖惶起盡青蕪其他七相五公曲拗燒炭折屐生長十八界死志速決戰田舍翁外來戶向若而歎巷議獻言膝襕